在14日開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這一務實合作的“中國方案”,贏得了熱烈掌聲和廣泛贊譽。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主要體現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幾個方面,“打通”已經成為相關各國的主基調。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在20多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獲得了新的發展機會,也有力促進了各國的經濟發展,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在全球經濟尚未完全復蘇、提振依然乏力的背景下,顯然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而中國務實、包容的姿態,以及致力于融合、聯動、共享的發展理念,也打消了有關國家此前或多或少的顧慮,從而積極融入到“中國方案”中來。
正如此前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努雷舍夫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21世紀最大的草案之一,創造了一個有助于跨境交流,投資和企業合作的全新體系。
“一帶一路”倡議從其提出伊始,就意味著共同的機遇,既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不僅對中國意義深遠,也將對全球經濟、特別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且積極的影響。沿線的每一個國家均可以平等參與其中,同時也歡迎其他國家參與進來。
而合作共享,也將有效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一方面,促進國內產能的輸出,激發社會活力。以中國小商品集散地浙江義烏為例,據介紹,當前,常駐義烏的外商已達1.5萬人,年入境外商近50萬人;涉外機構5000余家,商品出口210多個國家和地區。義烏已經實現“買全球、賣全球”,進口貨源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目前,義烏已開通8個方向國際貨運班列,成為開通國際鐵路集裝箱運輸線路最多的城市。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合作,不是一種單向資本、產能、勞動力的輸出,而是一種整合資源、盤活資源。比如,中國企業中遠海運接管下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正成為“一帶一路”上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希臘經濟和工業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由于比港集裝箱處理效率提高,以及中遠海運對比港的未來規劃帶來的產業聯動效應,比港未來每年將為希臘經濟帶來額外51億歐元的長期收入,到2052年前將累計增加12.5萬個就業機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合作的領域、溝通的方式、交流的路徑,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昔日的駝峰綿亙、海船沖浪,今日可能變成了一鍵聯通、電子商貿;而不變的,則是共享這一現代社會最基本的理念,共同商量、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