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絡問政有助于信訪積案的處理
對于信訪積案的處理,可視為長沙縣網絡問政工作的重要成效之一,也是實現線上與線下互動連通的標志事件之一。2014年5月14日,長沙縣啟動信訪積案化解百日行動,到8月31日,長沙縣用100天時間化解了62個信訪積案,其中網宣辦參與了6~7個。長沙縣網宣辦打造的網上政務平臺被稱為“網上信訪局”,意在通過網絡解決群眾信訪難題。在網絡問政工作中,若群眾線上的咨詢和疑慮得不到回應和解釋,就會形成現實的信訪,需要更多時間與行政成本去化解。“網上信訪局”將問題解決于萌芽階段,不僅避免了問題的擴大化,而且節省了人力物力,同時為政府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2、網絡問政還可防患于未然
網絡問政不同于傳統問政方式,它不只是社會治理弊病已出現,群眾前來投訴時才給予的“治療”,還包括在輿情監管過程中發現可能引發“病癥”的前兆,及時處理,防病于“未病”。“禍患常積于忽微”,長沙縣把所有的網絡問政問題都視作網絡信訪問題,認真處理每一件小事,而在解決一件件小事的過程中,規避了“大事件”的發生可能,防患于未然。
2013 年長沙縣獲“全國網絡形象十佳縣(市)”獎獎杯
3.網絡問政塑造開放高效的政府形象
在借助網絡問政強化城市治理的過程中,長沙縣委、縣政府的形象也出現了更新:政府態度更開放、辦事更高效。網絡形象不僅投射出政府的工作成績,而且體現了一座城市的“軟實力”,其客觀反映了各方對城市管理者的認可程度。
新華網于2013年5月23日發布了2012年度“中國城市網絡形象排行榜”和《城市網絡形象報告白皮書(2012)》,長沙縣憑借優質的政務微博建設獲“2012年度城市網絡形象排行榜·政務微博示范獎”,其“網絡問政,政務微博”的經驗更被收入《中國城市網絡形象報告白皮書》;在2014年1月8日發布的“中國縣域網絡形象排行榜(2013)暨縣(區、市)級政府網絡履職績效排行榜”中,長沙縣名列“縣域網絡形象排行榜縣市百強榜”,并被評為“全國網絡形象十佳縣市”(排名第九);2015年6月30日,長沙縣再次以過硬的網絡問政成績位居2014年度“全國縣域網絡形象排行榜”第九名和《全國城市與縣域網絡形象報告(2014)》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