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上的講話中,提及“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出路是創新”。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型之路并非一片坦途,而在歐美都紛紛強調制造業之際,中國的制造業轉型也將面臨外部挑戰。
制造業再度成為焦點,不可忽視的是內外部局勢的變化。在中國國內,近期對房地產和金融行業的打壓,事實上表明過去數年的金融改革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寄望金融行業來拉動實體經濟,眼下被證明是本末倒置。而對野蠻人的鞭撻和對中國造的重新青睞,成為未來政策新的注解。中國花了數年的時間,回到了經濟發展的根本——制造業,而對制造業的轉型的強調也意味著中國將尋求更加扎實的發展道路,不再尋求一蹴而就的經濟轉型。
從外部局勢來看,特朗普要讓制造業回到美國,同時強調“買美國貨”,也在很大程度上挑戰著傳統的經濟思維方式。一般而言,美國這樣的經濟體處于經濟食物鏈的上游,因此其不應該從事附加值較低的制造業,但特朗普偏偏要更多的基礎制造業回歸美國,從而讓失業的低教育人群受益。形象地說,如果美國既想造飛機,也想生產襪子,這對于中國這樣的制造業大國來說,無疑意味著市場份額的縮小。
換個角度來看,美國希望保護本國市場無可厚非,多數國家除了口頭上批評,對美國的自我保護也沒有好的對策。因此,對于中國來說,如果希望保持競爭力,就必須要提升自己的制造業水平,也就自然地要求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從全球的另一個趨勢來看,在本輪金融危機后,主要發達國家的經常賬戶赤字已經大幅度減少,這意味著經濟增長的內涵開始發生改變。傳統上來說,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輸送大量的相對廉價商品,以換取經濟發展必須的資金,而發達國家則注重于服務業,并通過自身的消費增長和升級獲取經濟發展動能。在這樣的過程中,發達國家的經常賬戶處于赤字狀態,等于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補貼”。
但伴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入,多數發達國家開始面臨經濟失速和債臺高筑的困境,被迫對自身經濟進行調整,而調整帶來的結果之一就是經常賬戶赤字開始逐步收窄。但這對于新興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這意味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失去外來推動力。在這一過程中,首先遇到挑戰的,是類似俄羅斯這樣的依賴能源出口的新興市場國家。對于中國來說,為了保持經濟增長,就必然需要轉向內需,但對于內部需求的“深度挖掘”最終卻帶來了企業債務纏身和房地產泡沫這樣的負面效應,這也意味著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步伐未來將更加沉重。
在重新的平衡過程中,中國更加強調制造業,也意味著內外部的循環系統將在一定程度上被重置。從內部來看,制造業的發展將意味著其他產業——尤其是房地產和服務業——的地位將出現相對下降。而從外部循環來看,為保持競爭優勢,中國會努力推動制造業的進步,這從國際收支平衡來看,應該體現為中國仍將追求較高水平的經常項目出現。然而,一旦這種狀況出現,也意味著中美兩大經濟體對其他經濟體的需求降低,世界經濟的再平衡也將面臨新的課題。
于是,中美兩國的制造業之爭,將在一段時間內左右國際經濟格局。在這一過程中,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諸國,自然也不會放棄其存在優勢的制造業領域。總的來說,誰能引領新的制造業潮流,也必然在新的全球勢力版圖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力量。
到最后,我們看到了在制造業領域的重新擴軍備戰,對于中國來說,強調轉型升級和軍民融合,是最為現實的想法,對于美國來說,強調更長更全的產業鏈,是對自身地位的重新定位,而對于歐洲來說,保住自身的優勢產業,避免被中美兩強逐步吞噬,則強調穩守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