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云南省鎮雄縣鹽溪村17歲的留守少年小寶(化名)留下遺書自殺。他用死亡來抗爭父親的冷漠和暴力。“這些年里,沒有一天是父母在照顧他”;暴力表現在,“父親總是把氣撒在他身上”,小寶也知道父親在外面打拼辛苦不容易,但“不要把脾氣撒在自己兒女身上,他們是無辜的,上帝把他們送你們身邊是希望他們得到愛,而不是父母的怒火”,小寶在遺書里這樣控訴。
留守兒童的非正常原因死亡事件,這些年來時有發生,而且都較極端,甚至迅速演變成影響極大的社會事件。比如2015年6月9日,在貴州畢節市田坎鄉,4個孩子在家中服農藥死亡。而在2012年,當地還曾發生5名流浪兒童在垃圾箱內死亡的事件。
除了非正常原因死亡,留守兒童還成了犯罪概率較高的一個人群。農村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留守兒童中既有施暴者也有受害者。2015年7月,就讀于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曙光中學的留守兒童鄭某被同校13名學生圍毆,后因傷勢過重死亡。
這些極端事件,不斷提醒社會關注留守兒童問題。小寶自殺事件后,有媒體給出建議:要把留守兒童福利納入扶貧和城市化的考核體系。“在當地建立留守兒童中心,專注留守兒童事務,提高這些孩子的福利水平”“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讓城市更包容,慢慢地接納外來務工人員和他們家庭,讓他們安居樂業,不再拋家舍子到城市務工”。
建議指向了“精準扶貧”,將留守兒童的問題歸結為一個字“窮”。但窮是唯一的原因嗎?
我接觸過很多在外打工者,他們把孩子留在老家,自己外出掙錢。有一個在美容院打工的母親,將兒子寄養在自己的弟弟家里,由老母親帶。老母親要同時帶3個小孩,每次她回家,母親都要訴苦:說她的兒子越來越不聽話,看電視,打表弟表妹,還偷家里的錢。她總說自己很苦惱,兒子不在身邊,沒法管,問題越來越多了。
開始我以為他們夫妻因為窮才來城里打工,后來才知道他們已經在小縣城買了兩套房。我建議她回小縣城開個美容院,她卻支支吾吾,說自己在城市打拼不容易,要讓兒子吃好、穿好,不能比別的孩子差……
去年,貴州畢節的4個孩子集體自殺,開始社會上很多人猜測,是因為他們家里窮。但記者實地調查后,發現并非如此,孩子手上還有幾千元的存款,家里還養著一頭大肥豬,存有幾百斤玉米和一些臘肉。
我想說的是,有些農民外出打工,起初是因為窮,但他們掙到錢以后,很多人并沒有選擇回家和孩子在一起,而是繼續掙錢。他們用掙來的錢在農村老家蓋大房子,逢年過節回趟家,節一過完又收拾行囊逃離了農村,留下年事已高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們。很多父母認為在外面辛苦掙錢為了家、為了孩子,以為給孩子充足的生活費就盡到了父母的責任。我想,他們中的很多人即使在家門口就業,孩子也是留守兒童,是精神上的“留守兒童”。
對于孩子而言,精神的留守其實更可怕。絕大多數留守兒童因為缺乏父母關愛,導致精神和心理層面出現問題。小寶的負氣自殺,更多提及的不是父母親不在身邊,而是父親常常把氣撒在他身上,用暴力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畢節市的4個孩子在哥哥帶領下集體自殺,是孩子們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導致內心深處產生絕望與無助情緒。
減少留守兒童極端事件的發生,對農村父母們進行精神上的扶貧,同物質扶貧一樣重要。
父母這個職業,是世界上最需要學習成長的職業。在農村建立留守兒童中心的同時,更需要花力氣建設“農村父母學校”,通過這樣的機構和專業人員來教育農村的父母們:孩子的成長,除了物質需求,還有精神層面的需求,需要愛,需要親情呵護,需要溫暖溝通。社會的關愛代替不了孩子對父母的親情需求;缺少父母的關愛教育,孩子們很難健康成長。有了這些,即使寒門也會出貴子,即使父母遠在外,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親遠方匯聚來的愛意;沒有這些,就是把孩子留在身邊,掙再多的錢,孩子也是孤獨無助的,各種各樣的留守兒童極端事件還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