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一些城市出現了砌墻封店的潮流。日前,我路過上海曲陽地區一條馬路,發現原先馬路沿線的各種小商鋪門面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長排水泥墻,建筑工人在市容執法人員的圍護下,正在進行簡單的外墻粉刷。在那些尚未封門的商店,店老板則正在吆喝甩賣店內商品,據稱馬上也要被砌墻封店,不能再經營了。
這種砌墻封店,在最近一段時間不算新鮮,一些小區路邊時常可以見到灰突突的水泥墻,把原來的店門封了起來。砌墻封店不只上海有,看來已經成了城市管理的一種模式。
這些小店所在建筑都是居民住宅,建造時并未考慮開店需要,有的店可能占據了一點人行道,說它們存在違章問題,不算過分。但是,另一個層面的現實是:當初規劃這些住宅時,未能全面考慮配套商業網點的布局,這些小店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缺憾。當管理部門指責這些小店違章時,應考慮關停小店是否符合市場需要。
當然,這些小店大都利用居住用房破墻而建,可能會損害建筑的安全性,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房屋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一封了之。
這些小店被封掉的另一個原因,是店主未到工商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手續。但是,整條馬路的所有小店都被封掉,如果都存在無證經營的問題,問題顯然不是一天形成的。對此,工商登記部門應改變“衙門作風”,深入市場,幫助這些小店業主辦理好相關手續,使其擁有合法身份,并督促其守法經營。
有關部門在砌墻封店時,常常以維護市民利益的姿態出現,聲稱這些小店短斤缺兩,欺蒙消費者。但是,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我并不反感這些沿街小店,相反,它們提供的服務比大商店更好。這些小店通常將周邊居民作為主要客戶目標,如果某個小店讓我產生了受騙的感覺,我一般就不會再踏進去,這就是市場的選擇作用。
就在我居住的小區,曾經有一家由一對外地年輕夫妻經營的蔬菜店,夫妻倆起早貪黑,他們賣的菜比菜場便宜得多,因此深受街坊歡迎。我不知道他們的經營成本怎么樣,但至少要承擔店面的租金。如今,這個蔬菜店也已經被水泥墻封門,小夫妻大概回了老家,而街坊們買菜也只能到菜場里去了。那天我去菜場買菜,正好看到一位管理人員在呵斥攤販未穿統一服裝,那攤販只能唯唯諾諾,從攤底下拿出那件骯臟不堪的“工作服”披在身上。我想,那位管理人員和那件“工作服”的存在,應該就是菜價高,甚至CPI走高的一個具體因素吧。
砌墻封店的市場管理手段,不光是工作作風簡單粗暴的問題,也對市場的自由交易造成很大損害,不利于推進經濟轉型。近幾年,中央政府一直在積極倡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期望通過“雙創”釋放市場活力。但是,不是只有時髦的“互聯網+”才是創業,找準市場空缺,開一家小店,賺一些小錢,同樣是一種創業形式。管理部門應該對所有的創業者做好服務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守法經營。砌墻封店或許讓管理部門享受到了“令行禁止”的快感,而那些通過權力之手砌起來的水泥墻,不僅構成了對城市景觀的破壞,也禁錮了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