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強調要“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科學評價為核心,以促進人才開發使用為目的,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的職稱制度,為客觀科學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對很多人來說,考外語、發論文、評職稱是本職工作之外的一件大事。一方面,這涉及對自己業務能力的評判,另一方面,在那些職級與工資收入掛鉤的地方,又帶有非?,F實的經濟利益。從設計初衷上說,職稱評定為了構建一個競爭性激勵體系,促進對人才的培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很多領域的職稱評定卻出現了許多“怪現象”,最典型莫過于人們常說的“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三唯論”。如同學生考試要打分一樣,任何評定體系下都需要具體細致的標準,問題在于如果過分強調或放大一部分或某一類標準,就有可能扭曲制度本意,乃至出現“逆向選擇”,諸如“論文數量”“計算機水平”等硬指標催生的“考證產業”“論文產業”就是最好的例證。
有鑒于職稱評定過程中的扭曲現象,近年來一些省市已經著手進行“技術性”變革,如不再把外語和計算機能力考試作為強制性要求。這在本次《意見》中得到了明確,說明其符合改革的大方向。不過,除了標準調整,更關鍵的是讓職稱評審回歸對人才評價的本原。職稱是什么?簡單地說,職稱就是對一個人專業技術水平、能力的科學評價。由此而論,至少有兩點原則理應予以充分強調:一是真正的水平、能力,最起碼假學歷、假證書、假論文是必須“零容忍”的,否則就會助長以次充好、濫竽充數;二是實際的水平、能力,即一個人的水平、能力必須符合其專業本身的要求,搞研究的人就要在理論、成果上突破,搞應用的人就要解決現實問題,假如只是“一刀切”或者只看數量不看質量,那么評審就無法發揮其應有功用。
縱觀《意見》,不僅明確了對學術造假“一票否決”,更重要的是突出了以職業屬性和崗位需求為基礎,注重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性、技術性、實踐性、創造性,以及注重考核專業技術人才履行崗位職責的工作績效、創新成果。弱化硬指標和數量指標之后,自然會有人擔心如何確保評審真正客觀、公正。舉例說,針對一些應用型領域,《意見》中提出“推行代表作制度,重點考察研究成果和創作作品質量,淡化論文數量要求”,看到這里有人不免會有一些擔心,即如何用代表作真正評判一個人的專業水平、能力?所以,在評判標準變革之外,不能忽視的還有評審過程,比如拓展職稱評價人員范圍、推進職稱評審社會化等,尤其要強化從政策公開、標準公開到程序公開、結果公開的職稱評審公開制度,構建多元主體綜合監管體系。
在深化職稱評審改革的同時,還應該意識到,全面、健康的人才評價制度應該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僅僅依賴某一種體系。進一步講,職稱重要,但同樣不能“唯職稱”。尤其是對于一些基層、一線的專業人員來說,不但要重視同行、專業人士的評價,還應該參考其工作對象的評價,特別是醫生、中小學教師等,病人、學生和家長的評價更不能忽視。此外,涉及經濟利益方面,應該弱化工資、補貼、福利等與職稱的聯系,強化其與業務水平、口碑的關聯,從而才能激勵人們更好地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實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