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大武漢,建設新黃岡。”“高昂市區龍頭,統籌城鄉發展。”2011年12月,中共黃岡市第四次黨代會發出最強音。
隨后,市委確立“強工興城、強農興文”發展重點,探索“兩高兩大”模式,“興城”成為黃岡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
“興城”迅速攪活一池春水。五年來,黃岡城鎮化年均增長率位居全省前列。預計2016年城鎮化率可達44.52%,將比2011年增長8.82%。
五年來,全市上下一心,聚力市區龍頭。2015年,市區建成面積達到52.2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21平方公里。遺愛湖公園豪邁開放、白潭湖片區大氣聳立、黃岡長江大橋一線貫通……黃岡勇摘“國家園林城市”桂冠,城鐵讓黃岡與武漢進入同城夢想。
五年來,以“雙十支撐、兩區互動”為抓手,各縣市區競相開發開放。紅安南部新城、麻城“兩河四岸”工程、羅田南城新區、黃梅濱河新區、“臨江四城”、“文化小鎮”,產城一體,產城融合,風生水起。
圍繞“興城”,黃岡在探索,在崛起,在騰飛。“興城”讓750萬老區兒女意氣風發,朝著區域性中心城市目標加速沖刺。
一幅宏偉藍圖,引領老區跨越發展的高度
21世紀是“城市世紀”,加快城市建設發展成為大趨勢。
放眼省內襄陽、宜昌雙雄鼎立,對面鄂州、黃石疾步邁向大城時代,臨近咸寧、孝感加速產城融合……而作為擁有750萬人口的大市,黃岡城鎮化率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市區首位度低,城區規模小,產業滯后。
“我們該醒醒了,我們一天一分一秒也不能等了,我們要有時不我待的覺悟,我們要有舍我其誰的氣概,我們要有摩拳擦掌的決心,我們要有開拓創新的智慧。”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雪榮的講話振聾發聵。
認識有多深,肩上的使命就有多重。
經過反復調研、醞釀、思考,2013年4月,市委四屆七次全會提出“雙強雙興”發展重點,突出“興城”主題,著力打造大園區、發展大產業、建設大項目,加快培育千億元級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支持有條件的縣市新增10平方公里工業園區、10平方公里新城區,并以新型城鎮化為發展引擎,對接大武漢,建設新黃岡。
完善規劃體系,首當其沖。
市委、市政府對城市總體規劃再次進行修編,按照區域、市域、市區三個層面對城市總體規劃予以明確和完善,并首次將小池與九江區域對接、鄂東沿江城鎮帶暨“臨江四城”發展、文化小鎮建設一并進行規劃。
新一輪頂層規劃,將黃岡定位為湖北省區域性中心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城市圈核心集聚區的新型產業基地、濱江濱湖生態園林城市。十多項著墨生態、民生和鄉愁的詳細規劃新鮮出爐。
同時以“建設新城、改造老城、提升全城”為主題,積極探索市區一體開發協調運行機制,著力推進市區一體化和“東擴北進、跨河發展”兩大城市發展戰略。
站在黃岡視角,這一“興城”藍圖,順應老區人民期盼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指引著黃岡老區跨越發展的新高度。
站在湖北視角,這一“興城”藍圖,踐行了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要求,是黃岡對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一份可貴探索。
一股建設熱潮,升騰著新型城鎮化的熱度
新型城鎮化關鍵是人的城鎮化,物質的城鎮化,產業支撐的城鎮化。
為此,“高規格推動、高起點規劃、大規模投入、大產業支撐”,“三要三不要”,“生長性城鎮、生命體建筑”,“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留得住鄉愁”等一系列新思路和理念,在探索中破繭而出。
干,錢從哪里來?市委、市政府依托黃岡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這個“總發動機”,采取BT模式等多種投融資方式,5年累計籌資180多億元。市區年均投資由2012年前不到10億元,增加到如今近百億元。各縣市投融資爭相發酵,年均基建投入增長20%以上。
全市上下通過建立“五大機制”、開展“五大活動”、實施“五大工程”,現場觀摩,現場督辦,凝聚推動城鎮化發展的強大合力,涌動著一股前所未有的建設熱潮。
一湖,提升古城之美。作為“民生欠賬工程”的遺愛湖,2012年前建成開放4個景點,這5年一氣呵成投資近20億元,陸續啟動8個景點建設,目前已建成10個景點,開放面積達150萬平方米。從一片荒湖廢墟中起步,搖身一變為湖北境內十大最美湖泊之一、國家4A級景區、國家濕地公園,成為引以為傲的黃岡城市名片。
一橋,打通發展之路。2014年6月18日,老區人民翹首企盼的武岡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市民乘坐城鐵到達武漢火車站一站式換乘全國各地,這讓黃岡徹底融入全國交通大樞紐。
一區,托起黃岡之夢。曾經的荒寂漁區——黃岡白潭湖片區,已聳立為一座現代化新城。25座橋梁、27條主次干道、4個還建小區等項目全面鋪開;市體育館、中職園、鄂東醫療中心、黃州中學、碧桂園5大標志建筑相繼投建;市綜合館、大光華國際學校等重大億元項目正陸續開工建設。
多極帶動,多點突破,黃岡大地升騰著新型城鎮化建設大氣場。
五年來,市區59條主次干道,實行黑化亮化美化;市老年大學、黃岡藝校新校園、黃岡博物館、黃梅戲大劇院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相繼落成;升華、萬景、聯投、昆侖、碧桂園等宜居小區拔地而起,城鎮低收入家庭實現“應保盡保”,東湖漁場、安國寺等棚改項目穩步推進,市民喜圓安居夢。
五年來,全市已啟動21個市級文化小鎮規劃建設。黃梅縣小池鎮、武穴市田鎮、蘄春縣蘄州鎮、浠水縣散花鎮已初步達到縣級城市規模,成為構建鄂東沿江城鎮帶戰略支點。尤其是小池濱江新區基建和產業發展投資已達30億元,5。36平方公里起步區已建成,一座跨江合作的“經濟特區”正在雄起。
五年來,紅安城區新增4平方公里、羅田城區新增5。8平方公里、蘄春城區新增4。41平方公里……全市連續5年城鎮化率增幅達到1。5個百分點以上,年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黃岡,一座嶄新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正闊步走來!
一張民生答卷,彰顯著“興城”惠民的溫度
“興城”,歸根結底是讓老百姓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座遺愛湖,半城黃州人。
每到傍晚,遺愛湖公園熱鬧非凡,從四面八方步行不過半小時,有成群結隊散步的,有排成方陣跳廣場舞的,有端著小板凳看露天電影的……男女老少,其樂融融。老百姓親切地稱“市民的湖”。
“遺愛湖情動黃州,遺愛湖公園景悅市民,來往者愉悅新景,傳送著遺愛精神。”一位網友在“黃州論壇”中寫道。
遺愛湖沒有賣地創造GDP,卻成為百姓的樂園、民生的樣本。劉雪榮對此高興地說,市民的幸福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品位提升了,這就是效益啊!
曾經的城不是城,村不是村。而今,以產城融合發展為引領,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宜居又宜業。
放眼黃岡市區,北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岡產業園和中國光谷黃岡產業園,在黃岡與武漢一體化發展中沖鋒在前;
東部省級重點開發區黃岡化工園,承接東部沿海及武漢生物醫藥企業向中部地區轉移;
南部南湖和西湖工業園,無中生有地崛起汽車城和乳業城,正在興建的晨鳴紙業林紙漿一體化項目,成為黃岡史上最大招商項目。
如何讓“興城”之策溫暖更多市民?
市委、市政府大膽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以建設數字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市為目標,以“四城聯創”為載體,以網格化管理為平臺,發揚“不勝不休”的老區精神,打響一場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極大地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硬是從財政資金一次性擠出1000多萬元,實現城管裝備的更新換代,市區道路從掃干凈變成了洗干凈;聚力開展“城管會戰”,治理臟亂差從建成區向規劃區延伸,從平面向立面延伸,從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從窗口地帶向城鄉接合部延伸。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在全省城市綜合管理考評中,黃岡市區由2011年14位躍升至第6位,從全省墊底躍居市州前列。目前,已順利拿到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入場券,正全力沖刺最后的迎評工作。
城以人興。市政府為增強市區人口吸引力,降低落戶門檻,在創業扶持、教育保障、社會保障、首套房置業等方面給予厚待,吸引著八方來客落戶黃岡。
走,到東坡外灘古街尋覓千年黃州的鄉愁,醉享東坡紀念館遺愛精神的感召;聽,工業園區機器轟鳴,黃梅戲劇院曲苑聲聲……黃岡,在書寫著一張滿是溫度的民生答卷。
“興城”,讓黃岡快速崛起于鄂東大地;“興城”,讓老區人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賀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