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個別地方的低保工作仍有漏洞,存在“人情保”“關系保”等問題,群眾對此反映比較強烈。
“人情保”“關系保”是咋來的?怎樣杜絕村(居)干部獨斷專行、沾親帶故者借勢上位的現(xiàn)象?能否保障人緣一般的困難家庭也能評上低保?如何加強監(jiān)管、審核資質,排除主觀因素影響,讓客觀事實說話?本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問 低保評定怎么防止人情干擾?
居民直接向鄉(xiāng)鎮(zhèn)、街道申請,完善問責制度
記者:有什么辦法遏制選人唯親、串聯(lián)拉票?
沈陽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吳東立:一般情況下,低保戶的確定會經過“個人申報—村民投票—上報上級政府”的過程。有些村委會跳過前兩個程序,獨斷專行,村民就容易通過賄賂來獲得村委會支持。這種情況下,就要啟動村民的監(jiān)督機制和舉報機制。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一定要將低保遴選置于公開、透明的環(huán)境下,同時建立順暢的信息反饋、糾錯機制與責任追究制度。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政廳廳長韓元利:由村委等組織推薦低保戶名單這種方式,在2012年前可能在部分地方存在,因為在這之前村(居)民委員會受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委托,承辦最低生活保障申請的受理和初審工作。受低保家庭收入難以計算、核對手段落后、工作人員認識偏差等因素影響,一些地方的村(居)民委員會可能會采取“分指標”“輪流坐莊”等方式,推薦低保戶名單。
2012年9月,國務院出臺意見規(guī)定:“凡認為符合條件的城鄉(xiāng)居民都有權直接向其戶籍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低保申請;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受理。受低保申請人委托,村(居)民委員會可以代為提交申請。”村(居)民委員會在低保申請受理和審核審批過程中,只是起協(xié)助作用,無權決定申請家庭是否能夠享受低保。由申請對象直接向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低保救助,可以有效防范村(居)民委員會干部選人唯親、串聯(lián)拉票等尋租行為。
廣西建議有關部門幫助督促建立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問責制,完善落實誰調查、誰審核、誰簽字、誰負責的問責制度。在受理、調查、評議、公示、審核中出現(xiàn)違法違紀問題,要按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責任。
問 村民投票選低保戶是否合理?
不應成為主要依據(jù),符合條件者都應保
記者:讓群眾投票評選低保戶,這是一些地方的做法。怎么看待?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低保戶不應當是評選出來的,只要其收入與生活狀況低于當?shù)匾?guī)定的標準,就應當享受低保。符合條件者,即使通不過投票或人緣很差,也不能剝奪其享受低保的法定權益。讓村民投票來評選低保戶,這與理想的低保政策是有出入的。
加強低保政策宣傳,非常必要。要讓老百姓(50.460, -1.00, -1.94%)真正懂得低保等政策并利用其來維護自身權益,同時還要建立暢通的救濟渠道,讓權益受損的困難群體能夠及時向民政部門申訴,同時還應當對違規(guī)違法現(xiàn)象依法懲處。
吳東立:村民投票評選低保戶是公共選擇過程,有自身難以克服的問題,比如村民的偏好,也就是人情問題。
這可以通過回避制度來克服,也可以進行宣傳教育,讓農民充分了解低保政策,培養(yǎng)農民的社會責任感,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還需要指出的是,民主評議不應成為判定低保的主要依據(jù)。
韓元利:在實踐中,由于部分基層工作人員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將民主評議作為審核低保的主要關卡,這就可能導致人緣不佳的困難家庭無法享受低保。今后,我們將發(fā)揮低保核對大數(shù)據(jù)平臺的作用,全面核查低保申請對象的家庭經濟狀況,科學、準確計算申請對象的家庭收入,精準認定救助對象。
同時,我們將改進民主評議的方法,建立和完善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成員近親屬備案管理制度、社會救助信訪和投訴舉報核查辦法、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定期報告核查辦法、最低生活保障公開公示制度等相關規(guī)章制度,從源頭上遏制“人情保”“關系保”。
問 如何保障低保制度公正實施?
應建立專業(yè)救助機構,不能總讓基層組織代辦
記者:很多貧困戶,家庭收入比較模糊,怎么解決收入難以量化的問題?
鄭功成:目前的收入統(tǒng)計,存在口徑不一和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對貧困家庭收入的準確認定成為難題。更麻煩的是,一些地方出臺了各種各樣的“土政策”,有的甚至違背了低保的初衷。因此,有必要全面檢討,并在中央層面制定更具操作性的統(tǒng)一政策。
低保及其他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不能總是讓基層組織代辦,因為基層組織很難完全按照政策操作,也很難追責。
還是應當走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經辦之路,即由專業(yè)的社會救助機構來受理申請,再經過專業(yè)的經濟調查與評估,對符合條件者給予低保或其他救助待遇,這樣便可以對專門機構進行集中問責。
建立一支專業(yè)的救助機構,會增加行政成本,但這對于確保政策的有效性與嚴肅性來說是必要的。
針對困難群體的制度安排不是只有一個低保政策,而是有一系列救助政策,需要統(tǒng)籌安排。
吳東立:家庭收入通常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對于大多數(shù)農村貧困家庭來講,經營性收入(種植或養(yǎng)殖的收入)應該是主要的收入來源,這個不難界定,我們可以通過市場價值來估算。部分家庭可能會有工資性收入(比如打工收入)、財產性收入(比如房屋向外出租),這兩項收入也很容易界定。
剩下的問題就是轉移性收入。政府的轉移性收入(比如糧食直補等)有據(jù)可查,其他形式的轉移性收入則不易核算,比如親戚朋友的救助。
針對這種類型的轉移支付,現(xiàn)在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社會關系調查,來確定某一家庭是否具有穩(wěn)定的親朋救助。
清晰厘定收入,成本可能偏高。建議采用一些指標倒推。收入具有隱蔽性,通過財產和消費反向考核收入,可能更有效率,比如擁有商業(yè)房產,裝修、家電或大型農機具明顯優(yōu)于平均水平,家人有飯店消費或旅游消費,這些都是顯性的。
韓元利:廣西于2014年6月率先建成啟用自治區(qū)、市、縣三級聯(lián)網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平臺,與公安、人社、工商等12個部門簽署信息數(shù)據(jù)共享協(xié)議,解決低保申請家庭隱性收入和財產難以評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