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調研,遇到一個自主創業的90后小伙。看他一臉愁容,細問才知道他們申領的國家補貼又沒跑下來。政策有了,款也到了縣里,但要想拿到錢,一道又一道的審批程序堵在那里,半年都拿不到手。他很納悶:現在各地都在喊優化服務、簡化行政審批,為什么辦事還這么難?
到了縣里,一聽說要了解簡化審批的情況,當地領導一口氣說出一大串精簡的程序和數據來,滔滔不絕。看他們提供的規章制度、給出的材料,的確是做了大量工作,紙面上確實成績斐然。可是,這種自信滿滿卻與辦事群眾的愁容不展形成鮮明對比。問題出在哪兒?是當地在數字和材料上做了假,還是創業的小伙自身有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出在“最后一公里”的阻梗上。
政策再好,沒有真正落實到具體的辦事過程中,群眾沒有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怎么會有好臉色。更令人憂心的是,在一些地方,一些政策的制定者、督辦者沒有看群眾臉色的習慣和自覺,甚至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他們在意的是上級領導的臉色,看重的是報送上來的光鮮數據,即便偶爾去調研,也習慣于“提前安排”。如此能看到實情嗎?腳上不沾泥,離群眾遠遠的,或者完全不在乎群眾的感受,你說你的,我做我的,能不造成感受的割裂嗎?
說到行政審批,在10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一語中的,“現在群眾確實能感覺到,很多原本要跑腿的事項被取消或下放了,但這個感覺和新聞發布的數字還是有差異。”“衡量改革成效,不僅要看取消或下放的數字,更要看群眾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數字是死的,群眾的切身感受是活的,沒有群眾的獲得感作支撐,再好看的數字又有什么意義呢?
不是說數字不重要,科學統計的報表和數字有助于反映全局,但數字的理性必須與群眾感受的感性相匹配,否則必定是哪里出了問題。我們需要通過看群眾的臉色來發現問題,彌補存在的疏漏,甚至借此調整我們的政策。為什么有的領導干部感覺自己很努力、在某些方面干得不錯,可群眾偏偏不買賬?要么是工作方法不對,做了無用功;要么是沒有把政策給老百姓講清楚,沒能爭取理解和支持;要么是沒有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問題,想當然。總之,是沒有學會看群眾的臉色辦事。
俗話說:“人識臉色草隨風。”一般情況下,群眾臉色不好看,都是源自內心的抑郁不平,或者是憂愁疾苦,或者是心中有委屈,自己沒辦法解決,又沒有人幫助解決,就必然從臉上表露出來。對領導干部來說,只有不斷深入群眾,獲取真實的情況反饋,才能掌握矯正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的主動。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在貴州調研時說得精辟:“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衡量政策好壞,檢驗干部得失,群眾的臉色就是晴雨表,就是度量尺。
有人說,群眾臉色飄忽不定,以它為尺子靠不住。但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是否正確、方略是否對頭、措施是否對路,老百姓看得最清楚。千萬不要以為“我聰民愚”。群眾是最聰明的,他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他們對施政得失感受最直接也最實在,群眾的臉上寫著真理。還有人抱怨老百姓眾口難調,不好招呼,實際上只要你真正站在群眾立場看問題,解決群眾的難點、痛點,使之有切實獲得感,人們必然會支持你。
改革的目的是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改革實踐的效果也應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多寡來檢驗,以老百姓的臉色來丈量。當年,萬里同志在安徽農村“看到農民沒褲子穿,孩子都藏在地鍋里取暖,臨近年關,卻為沒有一兩白面,吃不上餃子而滿臉愁容……”他不僅馬上命令農業部門開倉放糧,給每戶農民5斤面過年,而且成為最早把老百姓臉上的菜色和愁容轉變成政治政策的領導之一。這就是以群眾臉色為尺,丈量政策得失、推動國家改革的典范。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需要有看群眾臉色辦事的政治膽識;深化改革的歷史當口,我們也離不開以群眾臉色為尺的政治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