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北省元氏縣的韓宇航,去年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時,銀行工作人員要求他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否則不予辦理。無奈之下,韓宇航只好回當地派出所,開出了一張無犯罪記錄鑒定證明。“作為一名普通學生,一不偷二不搶,貸款卻需要無犯罪記錄證明。”韓宇航對這樣的要求非常不解。
家在石家莊的趙建國春節期間去歐洲旅游,在旅行社填寫“緊急聯系人”時寫了父親的名字。幾天后,他被告知必須書面證明父子關系。“開具這類證明,既繁瑣又耗時,根本沒意義。”在朋友的建議下,趙建國向旅行社交了100元,問題很快得以解決。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在2016全國兩會期間,通過問卷網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5%的受訪者及身邊人曾遭遇過“奇葩證明”。
58.0%的人認為“奇葩證明”的出現是相關工作人員缺乏職位擔當,46.7%的人認為這是服務主體與客體的倒掛,46.2%的人將其歸因為誠信缺失,44.7%的人直言,這是一些政府職能部門服務意識匱乏。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曉莊表示,盡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簡政放權,但相關部門缺乏創新思維,出了差錯隨手推給開證明的部門。“這本質上是不敢擔當、推卸責任以及不作為的懶政表現。”
“像無犯罪記錄、未婚證明、精神正常證明等‘奇葩證明’,要么沒必要開,要么就是我們也不了解情況,實在沒法對此負責。”廣西省北海市某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員李佳徽對此非常無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教授王太元表示,“奇葩證明”有3個特點:一是毫無必要,比如對親自領取養老金的老人索要“活著”的證明;二是讓沒有參與、不可能知情甚至根本不相干的人或單位為某事出具證明;三是某些事情根本無法證明。
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錢大軍分析,“奇葩證明”出現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公共權力機關辦事流程存在缺陷,服務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利益驅使,即通過要求開具“奇葩證明”來刁難當事人,謀取不正當利益。
為什么會出現“奇葩證明”?66.0%的受訪者認為一些部門轉移責任、規避義務,64.6%的人認為地區、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51.4%的人認為這是政府部門降低信息篩查成本的需要。
趙建國認為,如果各類“奇葩證明”得不到有效清理,必然會導致大眾對政府服務的不滿。
錢大軍認為,清理“奇葩證明”,首先要在大數據背景下,建立社會公共信息系統,完善個人信息數據的搜集與系統化,為公共服務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持。其次,要樹立服務型政府觀念,改變公共權力機關的管理思維。再次,要確保監督機制有效運行,完善各種監督手段,尤其是群眾監督,讓權力存在于陽光下。“此外,公共權力機關也有不得已,因為我們的社會生活還缺乏基本的秩序。” 錢大軍說。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能。繼續大力削減行政審批事項,注重解決放權不同步、不協調、不到位問題,對下放的審批事項,要讓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王太元建議,應依法治理“奇葩證明”現象。“本輪戶籍改革完成之后,全體國民都將有且只有一個身份信息。屆時,所有公務信息、公共信息都可以通過公民身份號碼集成,可以網絡共享、網上運用”。
調查中,69.8%的受訪者希望合并辦事窗口;65.2%的受訪者建議實現技術性信息融合,建立信息共享機制;57.5%的人建議肅清沒必要的審批事項、辦事流程;50.7%的受訪者支持建立居民信用體系,強化社會誠信意識;44.1%的受訪者建議落實簡政放權,提供人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