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生態城市的內涵是“生命”——要建設有“生命”的生態城市
時間:2016-10-03 14:49:38  來源:城市化雜志  作者:蔡義鴻 喻業峰 

3559a0b57781531c437ee62beb0ed004.jpg

人物簡介:

  陳木城:1955年9月生,中國臺灣彰化人,祖籍福建漳浦,臺北師專畢業,就讀淡江大學英文系,赴美國密蘇里東北大學修習教育碩士,并于校長任期間到臺灣大學政治研究進修公共政策。

  曾任臺灣藝術大學、臺北教育大學講師、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國語日報小作家顧問、專欄作家、歷任臺灣教育部特色學校委員、閱讀教育咨詢委員、臺北縣立圖書館顧問,新北市環境教育中心籌設委員、環境教育顧問、臺北縣建安國小螢火蟲生態學校校長,2006年校長退休后曾任職生態教育農場總經理,創辦臺灣游學協會,現任新北市環境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趁這位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學者陳木城理事長來北京開會,本刊特別安排專訪。我們一見如故,開門見山,直接切入城市議題。一提起中國的城市化,他便侃侃而談,從城市化的速度到城市化的質量,從生態城市到有“生命”的城市,從新城開發到城中村,城市農業生產如何創建……

  建議引進臺灣地區生態技術作為中國大陸城市建設的樣本

  在臺灣地區,如果將5萬人口以上的算作小城市,那么已有80%的人口住在城市,農村人口非常少。這種高度城市化的模式會導致人口向城市過度集中,使得城市和農村都容易發生一些問題——城市表現為人口過于云集、公共設施不足、社會管理難題大量滋生;農村則表現為青壯年和學生大量減少、居民大多居住在貧民區、社會管理不足、疾病和貧困等問題,由于適齡青年人口減少,農地無人耕種,人口結構老齡化,公共設置荒廢。有數據表明,以往臺灣鄉下小學大都超過1000名學生,而今大部分學校不足100人;城市里由于優質的教學資源,很多學校都已經突破3000人成為百班大校。臺灣地區政府如何疏散人口,合理分配醫療、教育資源一直面臨很多難題,一方面關系到人的遷徙自由,另一方面農村公共服務資源稀缺,這是個多年來普遍存在的問題。近年來,臺灣地區這種集聚的城市化發展模式開始出現向生態城市的轉變。陳木城理事長認為,中國大陸地區2015年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為56.1%,這意味著還有43.9%的農村人口,還有約3—5億的人口要進城,這無論對城市還是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都將帶來極大的挑戰。對此,他建議“可否將臺灣地區做為大陸地區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研究樣本,可以少走彎路。”
 
  生態城市應該是有“生命”的城市

  中共“十八大”以來,很多城市都在營造生態城市,但是有“生態”卻沒有看到“生命”。為什么會這樣?在臺灣的城市,隨處可見各種鳥類和蝴蝶,紅綠燈上甚至都有鳥巢,但在大陸的北上廣這些大城市馬路上,基本上看不到繁多的鳥類和蝴蝶。

  營造生態城市是一項很復雜的工程,對環境有益卻“無利”可圖,是一項“做在當代、利及千秋”的事業。大陸做生態城市,是政策上的概念,具體的政策的細節規范不明確。過去的觀點認為有綠色就是生態,建立生態區就是種樹、挖湖,但是種樹、挖湖僅僅是建設生態城市的一種方式、是基本建設,重要是選擇樹種、樹木跟樹木之間的組合的關系、建設生態棲息地、構建有“生命”的生態城市。生態棲息地建立起來后才能去實現生態模式、生物多樣化,一個生態城市沒有多物種就無法形成生態多樣化。政府要讓民眾意識到是在腳踏實地的付出,而不是在做表面,帶動民眾的生態環保意識,這樣才能建設有“生命”的生態城市。

  陳木城理事長說:“我在臺灣學校擔任校長時,曾做過生態式校園并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成為生態學校的開創者。”他介紹說,在校園里專門開發一片區域飼養螢火蟲,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達到5000只,這片區域能變成螢火蟲的棲息地,生態棲地的營造技術至關重要。然后將其開辟成參觀學習的場所,有學校、社區的志愿者會給參觀者講解螢火蟲的生態、保育、飼養、發光原理等約40分鐘,實地參觀時長約20分鐘,每位參觀者含晚餐收取200臺幣,這個費用用來投入螢火蟲的保育和對家庭困難志愿者的補助。不久,這個學校就成為全臺灣最有名的生態學校。

  陳木城理事長認為教科書上定義的生態學校與他的觀點不甚相同,他認為,生態學校應該有幾個指標:第一,學校里有多少常見的蝴蝶及蝶種,以30種作為衡量標準。在北京確實見過蝴蝶,但很大部分都是同一蝶種,物種不豐富,生態系統不立體。第二,是否有濕地生態系統,濕地不建立,生態系統就無法完整落實。濕地生態并不僅僅是一個池塘,它有三要件:第一,池塘底部泥土厚度要達到30厘米以上;第二,池塘水深要夠,池面要有五分之三被水藻、水草等覆蓋,五分之二的需要透光,讓水底的水草得到適當的生長,系統需要嚴密的生態計算;第三,池塘必須引水流動,而不是死水。臺灣登記的水草種類有360種,大陸登記在冊則有上千種,水草需要深淺不同的生長環境。因此池塘的建設也需要從岸邊到岸底有坡度不同的深淺度,適合不同種類的水草生長。另外,還需要在池塘中營造隔絕封閉的小島,適合鳥類棲息和產蛋繁衍,構建立體化的濕地系統。

  作為一名教育家,陳木城理事長從始至終的一直在做兩件事:一是寫作出版,二是教育推廣。曾出版過《大洞洞小洞洞》一書——通過一只小老鼠的眼睛,講述了動物和人類在地底下建造四通八達的地底隧道,及在地底下發生的各種事情。不僅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學習的教學過程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兒童終將是未來的主人,他們會成為城市的管理者、城市的設計師、規劃師,因此對兒童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將城市化的政策、現今存在的問題變成兒童圖書或者繪畫圖本,變成他們容易理解的語言來給他們普及城市化的知識,告訴他們未來的城市應該是什么樣子,尋找那些對城市建設有興趣、有能力的“靈童”加以培養。很多城市和鄉村問題不是我們這一代可以解決的,是要下一代、甚至更遠的一代去解決,因此給孩子普及城市發展知識就尤為關鍵。

  屋頂農場城市農業生產值得探索

  中國臺灣地區1945年時的人口約800萬,1949年民國政府來到臺灣的時候,總人口達到1000萬,現在臺灣總人口2350多萬。1945年時從事農作的人口占80%-90%,一些人半農半工、半農半資,農業都是小型化。在當時,800萬人口從事農業活動養活1000萬人,卻物資不足,生活普遍很窮苦;現在專職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只剩下55萬,精耕農作養活臺灣2350多萬人口,水果、魚類養殖業單位產值居全世界第一,蔬菜、水果、魚類每人年消費量都居世界第一。

  美國是農業大國,機械化程度高,很多農業產品出口,但農業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大陸將來的發展方向也將是農耕養殖業、畜牧業的精細化——由10%的人口從事農業,部分農業可以在城市里生產,解放更多的土地發展畜牧業,還給大自然生態。如何開發這種模式的土地?陳木城認為,現在大樓的屋頂可以變成農田,采用生態養耕魚菜共生的生物科技。“生態養耕”意指用養殖用水攜帶養份讓植物生長的無土種植系統,當中的營養液是養魚產生的肥水,讓蔬菜來吸收凈化,不斷循環使用。在城市中可以提供農業生產,讓一部分人以農為生,一部份人可以過著半工半農的田園生活,不但可以休閑紓解壓力,又可以耕種生產。以1000平方米為例,每平方米可種植9顆菜,收獲約4.5公斤,每公斤以無毒有機農作物的市價80元計,產值約360元臺幣,一年可以連作10-12次(在大陸的北方氣候條件達不到,可以做溫室),則每年可收入360萬臺幣,相當于72萬人民幣。屋頂梁柱上方承重較好的地方,可以修建承重深達一公尺的養魚池,養殖一些淡水鱸魚、鯉魚等高經濟食用魚類。以每立方米的水體可以養殖20公斤的魚,40立方米就可以養殖800公斤的魚苗,魚苗成長周期6-8個月,大魚和魚苗分隔開來養殖。魚生長到1斤開始出售,并且定期補充新的魚苗,保證魚量維持在800公斤左右來保持可持續的發展。在臺灣實驗過的數據表明,養殖鱸魚大概每星期出售30公斤,每公斤300臺幣,每周收入9000臺幣,足夠一家人平常的正常支出。按照魚的生長周期,一年可以出售2次,通過售魚的年收入就可以得到48萬臺幣,加上種植收入的360萬就是408萬臺幣。在臺灣,這樣的家庭收入是非常可觀的,而且僅僅需要2個人工投入,加上必須的技術指導和運送。至于興建投入成本,含養殖槽和防風保溫棚架大概每平米3000臺幣,1000平方米就是需要約300萬的投入,可以使用至少十年,每年攤提費用才30萬元,加上屋頂空間可能需要發生的租金(一般屋頂閑置空間的出租用非常便宜)和魚苗、菜苗、飼料的花費,扣除100萬成本,凈收入可以有臺幣300萬之多,換算人民幣約60萬,即使是在大陸也是較高的收入。這是以1000平米計算,如果是一公頃,就是十倍600萬,如果是100公頃,就是天文數字的六億人民幣了,規模擴大,產銷鏈一旦完成,成本可以降低,獲益可以增大,這還不算社會和環境公共效益,值得政府單位和投資產業界的關注。

  結合兩大技術解決大陸城市化的問題

  這種模式的優勢首先是體現在經濟效應上。隨著城市范圍的不斷擴大,城市與農業分離的狀況愈發明顯,食物從農場到餐桌的距離不斷增加。屋頂農業不僅可以發揮城市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為城市人們提供食物,還可以縮短食品運輸的距離,為附近餐廳、菜市場等提供新鮮的萵苣、葉菜、秋葵、西紅柿、瓜果等蔬菜,實現城市固體有機廢棄物的本地化循環利用。不僅避免長途的運輸導致蔬菜腐爛,還可以減少運輸費用、控制成本。第二方面是環境效益優勢。大量的農業綠地可以吸入空氣中的微粒,吸收二氧化碳,清潔空氣,并且有效降低城市溫室熱島效應,改善空氣質量。生態養耕所使用的水不是養魚的污水,而是將魚池底部的水通過發酵、溶解、吸附等清潔手段,通過疏通管道送到蔬菜種植槽重復使用,經過植物吸收養分凈化過的水又可以返回魚池,所以屋頂農業用水量非常少,約為一般土耕用水的百分之五不到,除了植物需要吸收和蒸發的水分外,基本沒有損耗,達到了生態循環的理想效果。

  城市生態棲地營造的技術,可以營造生物的友善空間,讓昆蟲、蝴蝶、鳥類、魚類、蛙類回到我們的生活空間,讓我們城市回復到鄉間田園的蝶飛螢舞,蛙鳴鳥叫,充滿生命和野趣;生態養耕的魚菜共生技術,可以讓城市立體栽植,憑空多出300公頃,500公頃,甚至更多的農耕綠地,不但創造了農耕生產效益、改善城市空間質量,又可以提供城市人民從事田園休閑的健康生活。這是大陸快速城市化,城鄉人口急遽消長,未來要解決消化包容農村人口,又要解決城市糧食安全、供應運輸問題。這兩大環境技術在臺灣已經獲得實驗印證,我們將邀請陳木城理事長往后在本刊開設專欄逐一介紹,做為大陸城市建設之參考。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