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玲:北京修實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我之所以從事公益事業,并將教育作為修實公益基金會開展工作的主導方向,既與我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也與許多社會現實因素有關。這些經歷和體驗正是我的教育情結與公益情結的由來。
我的成長經歷
1948年,我出生在吉林通化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那里地處長白山腳下,作為大山里的孩子,我從小就開始與大山打交道、與土地打交道、與貧窮打交道。由于家庭貧困,我曾數次經歷過輟學又復學的過程,除文革時期的特殊情況外,多次輟學的原因都是由于經濟條件所致。最令我刻骨銘心的是,初中時曾經只讀了兩個星期就被迫離開了課堂,作為“編外社員”返鄉參加勞動。這樣的經歷讓我尤其理解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對求學以及希望受到良好教育的強烈渴望。
文革期間大學停辦,沒有機會繼續上大學,作為回鄉青年,我再次回到老家,并在家鄉的學校里擔任過小學和中學教師。1972年,大部分高校恢復招生,我得以以工農兵學員的身份到清華大學讀書,并在畢業后留校任教,直到1994年調任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前,我在清華度過了22年的時光。這些經歷使我更加關注教育問題。調任海淀區副區長后,我主管的是教育與文化工作。海淀區極富教育資源,社會上下對教育的關注程度很高,在此期間,我走訪了包括小學、中學、大學在內的上百所學校。了解了教育現狀,也從校長的角度、從教師的角度、從家長的角度探訪過他們對教育的需求,從中體會到,我們的教育確實存在很多現實問題。
對教育的思考
近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均在逐年增加,學校的硬件設施及師資隊伍建設也有明顯提升。然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只靠這兩方面的提升就能得以改善嗎?教育面臨的更大問題是我們并沒有認清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核心功能應是啟迪靈魂、開拓智慧。尤其是對孩子而言,他們的夢想和未來都需要通過教育打好基礎,基礎教育對孩子思維方式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科學態度的培養以及求知能力與興趣的培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近些年來,我們的教育在解決了教育饑渴后卻逐步走向了競爭。教育競爭又被稱之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有人都在分數上見高低,應試教育模式因此而形成。好學校在如何提高升學率上下工夫,好老師在如何提高學生應試能力上下工夫,家長則更普遍要求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上所謂的好學校,課后補習已是家常便飯。高壓之下,孩子們不堪重負。人們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起跑線卻被越定越低。以往小學被看做是起跑線,后來發展到幼兒園是起跑線,最后甚至發展到連胎教都被認為是起跑線。從社會到學校,這種對教育的認知已經形成一種社會氛圍,也改變了教育本身的啟發性與培養學生科學頭腦的初衷。
評價教育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么?所謂好學生、好老師和好學校的標準又是什么?這些實際問題雖早有探討,但卻無補于一味追求分數的現狀。這些問題的存在既不能歸咎于老師,也不能歸咎于學校,它是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以及教育制度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誰都無法跳出這個圈子,因為誰跳出來誰就會吃虧。
這些體會使我對教育問題有了更深切的認知,也讓我對教育情有獨鐘,并促使我在從事公益事業時將教育作為了主導方向。
我的公益情結
2004年,我就任京能集團董事長,因投資能源項目的緣故,我到過內蒙古、青海、甘肅、新疆、西藏等許多資源富集的地區,這些區域雖然自然資源豐富,卻往往都十分貧困。這里的教育資源與大城市的差距之大令人震驚,例如,首都北京的孩子們也許正在為上更好的學校而忙碌,西藏牧區的首要任務卻是要動員家長把孩子們送去上學,不要留在家中放牛、放羊。同樣極其重視教育,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兩地教育上存在的巨大差距。為什么家長不愿送孩子上學?一方面是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另一方面則是認識問題。家長們覺得孩子長大了也是放牛、放羊,有沒有文化無關緊要,但對于孩子們來說,無疑是耽誤了他們的未來。看到這樣的情形后,我心中既感到十分酸楚,也覺得責無旁貸應該幫助他們。因此,我在退休后最想從事的就是公益事業。這是積累已久的想法,并非一時興起。
退休前,在1994年到2008年這段時期內,我也曾做過一些與公益相關的工作。在擔任海淀區副區長期間,我曾在分管的工作范圍內對革命老區西柏坡的醫療衛生、文化建設、教育等工作做出過支持;在擔任北京市朝陽區區長時,也幫助過西柏坡地區進行校舍改造。此外,由于我個人的家鄉情結很重,也曾主動為家鄉的建設盡過綿薄之力——以社會募集資金的形式為老家修建了第一條水泥路,幫助鄉親們把水泥路從縣道公路上接到了村里。后來,一位村里的鄰居告訴我,我小時候就認識的一位在解放前從事過地下工作的老黨員姜彥明,在修路時就已經病到臥床不起,但聽說我正在幫家鄉修路,就念叨:“我一定要多活幾天,等路修好后,即使是抬,也要把我抬到柏油路上去看一看。”路修好后,他的家人用擔架把他抬到馬路上,他用手摸著路面,流著淚說:“我的家鄉終于通了柏油路。”
聽到這樣的情形,我自己也很受感動。作為一個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能夠到北京上大學并留京工作,盡管自己的力量薄弱甚至微不足道,但只要有條件能在幫助別人的道路上盡自己的一份力,我們的貧困現狀和教育問題必然就會得到改善。
我有濃重的家鄉情結,雖然老家已沒什么親屬,但也會不時利用假期回去看看。一年冬天,再次回到家鄉的小學校。這里已經過重建,并非我讀書時的校舍,但看到教室的墻體開裂、屋子里堆滿了劈柴、孩子們就在煙熏火燎的環境中上課時,又似乎與我讀書時的境況沒有太大差別。東北的冬天十分寒冷,至今仍記得,我上學時同學們要輪流值日,生火取暖,輪到誰值日,早上就得提前到校,找一些易燃的廢紙或小樹枝,點著了放在劈柴上,再拿著書本扇或用嘴把火吹旺,生火的值日生臉上一定是黑乎乎的。往往是要上課了屋里的煙還沒有散盡,但因為太冷又不敢開窗,老師和孩子們只能堅持上課。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幾十年過去了,孩子們仍在用劈柴取暖,不幫助孩子們改變這樣的現狀,我又于心何忍。我再次通過募資的方式幫助老家的學校翻新了校舍。新學校采用自設鍋爐房的形式集中供熱,教室十分敞亮,孩子們也不必再受煙熏之苦。在為家鄉翻建了中小學校、買了校車后,我又通過籌資的形式為老家新建了敬老院,為村里安裝了路燈……
公益中的幸福
退休后,我于2009年正式成立了修實公益基金會,在基金會成立至今的七年多時間里,雖然有所付出,但收獲卻更多,我也因此體會到,公益之路就是幸福之路。公益不僅僅是在照顧和方便別人,也在照亮自己、幸福自己,幫助別人后,于自己留下的是收獲,積淀的是激情,這種幸福感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
這些年,我因做公益到西藏、青海、內蒙古的次數非常多,在這一過程中我感到公益并不孤單,很多人在修實的號召下參與各種公益活動,他們獻計獻策、捐款捐物。這使我不免思考,公益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一方面,公益給人以力量和信心。它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是推動社會發展、社會正義、社會進步的力量,這種力量勢不可擋。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從捐贈對象身上汲取營養。例如,2015年修實援建的第二所小學——修實希望小學在青海省化隆縣查甫鄉正式落成,在啟用儀式上,雖沒有太多語言的交流,但卻不難從孩子和家長們那歡欣鼓舞的表情與眼神里讀出他們對公益組織的感激、對這個社會的感激。作為支持他們的公益人,我自然更感覺到心里熱乎乎的,也更堅定了只要我有精力、有能力,就要做更多公益的信心。
從事了多年的公益讓我看到和體會到,只要這個社會中有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并持之以恒,那么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必然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