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系的緊張,讓很多醫生覺得自己“入錯行”。不過,對于很多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醫生仍然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廣東醫科大學近年來貧困生的比例已超過30%,三個學醫的孩子當中,就有一個來自貧困家庭。(6月28日《廣州日報》)
在一個盛行“標簽論”的時代里,“窮孩子愛學醫”讓人五味雜陳。在傳統社會備受推崇的醫生,卻在現代社會陷入了“后繼乏人”的尷尬。一方面,醫生承受著沉重的工作壓力,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另一方面,醫患沖突的層出不窮,降低了醫生的職業成就感與幸福感。那些“有門路”的家庭可以讓孩子改弦易轍,那些缺乏社會資本的“窮孩子”依然將學醫作為向上社會流動的熱門渠道。
伴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窮孩子”要想過上體面和有尊嚴的生活,學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學醫雖然辛苦,但付出就有回報;醫生雖然工作強度大,但待遇高、社會認同高——成本與收益的權衡,讓醫生依然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的“好飯碗”。通過自力更生的方式實現階層跨越,對于寒門子弟來說就是最大的希望所在。
“窮孩子”與其抱怨指責別人“拼爹”、“啃老”,還不如靠本事吃飯。畢竟,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只要有真本事,窮孩子依然可以實現“逆襲”,改變因貧困帶來的自卑、不安全感和身份認同的缺失。就此而言,“窮孩子愛學醫”既有堅硬現實擠壓的客觀因素,也有寒門子弟價值信仰的主觀因素。
和許多職業相比,醫生既是一個“良心活”,更是一個“技術活”。只要不斷提升醫術,醫生就可以一步步“向上爬”;在利益固化、階層板結的當下,醫生憑借技能、口碑就能夠逐漸實現向上的社會流動。這種更加科學、更加公平的評價機制,為“無爹可拼”的窮孩子提供了一條“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路徑。
這是一個“當醫生難,想當醫生也難的世界”,這也是一個醫療需求逐漸增多的世界;機遇與風險并存,本來就是市場經濟的常態。“窮孩子想學醫”的對立面并非“富孩子不想學醫”,依然有一些家境良好的孩子選擇學醫。可是,“出身好”的孩子們出路更加多元化,他們的人生有更多嘗試和體驗的機會。
學醫固然艱辛,卻點亮了寒門學子的希望之燈;“窮孩子想學醫”的背后,既是對社會公平的利益訴求,也是對向上社會流動的渴望。當知識、技術、經驗、創新能力能夠轉化為財富和社會資本,窮孩子就會獲得體面和有尊嚴的生活。讓社會流動的渠道更加多元暢通,讓人生少一些定型多一些突破,讓“窮孩子”的出路多樣化,這樣的“沉沒的聲音”,值得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