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日前,城市化委員會城市可持續發展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發展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發文解讀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
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為統一協調世界各國能源轉型、降污減排的制度設計提供了思路,為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提供了雙贏點,為推動全球走向生態文明社會提供了新動力。
巴黎氣候大會達成最終協定,標志著全球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形成共識,更為重要的是,它對人類經濟社會演進形成了強有力的理念沖擊:為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順應自然,而非征服自然。在這種價值理念之下,自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普世價值”的工業文明發展范式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以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為基礎的生態文明發展范式。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已經實施了全方位、大力度、開創性的嘗試,積累了諸多成功經驗,這是對全球生態安全的直接貢獻。具體到應對氣候變化上,中國正在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投資、大范圍創新,有力地推動了能源革命進程。近期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則為統一協調世界各國能源轉型、降污減排的制度設計提供了思路,為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提供了雙贏點,為推動全球走向生態文明社會提供了新動力。
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
2015年9月,一份題為“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文件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正式獲得通過,給未來15年內各國發展與國際合作指引了方向。“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對2000年通過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繼承和升級,囊括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這項議程超越了工業文明發展范式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支柱格局,在力圖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5P愿景:以人為本(People)、尊重自然(Planet)、經濟繁榮(Prosperity)、社會和諧(Peace)、合作共贏(Partnership)。
當前普遍流行的工業文明發展范式遵從功利主義的倫理價值觀,以效用或收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因此在工業文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定位和落腳點均在發展,主要是以經濟增長來測度。這樣做確實有利于消除貧困和改善民生,也具有廣泛的現實政治基礎和緊迫性。但在實踐中,人們為實現經濟目標往往會忽略環境成本和生態損失,高生產率以大量的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為代價,已經抵近乃至超出了地球的環境承載能力,導致環境可持續性和代際公平趨于弱化。
事實上,在工業文明范式下是不可能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個問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全球經濟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與新思路,這種新要求與新思路的核心是引導人們從工業文明社會走向生態文明社會。
生態文明社會并非要拋棄工業文明社會的運行機制,而是要在其中加入生態文明的內容。其倫理價值基礎不再是功利主義,而是對自然和人的尊重,尋求的是生態公正和社會公正,在促進物質生產和財富積累的同時,注重生態保護、污染控制和提升自然資源利用效率。
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外顯形式是進行系統性的綠色化發展。工業文明也關注綠色化,只是不可避免地呈現出碎片化特征。生態文明建設則意味著將人的活動整體性地納入到低碳、綠色、循環的軌道上,需要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消費理念與消費習慣的變革,以及制度體系與體制機制的變革。生態文明建設也需要技術創新,也鼓勵技術革命,但新技術更多的是為了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
當前,中國提出“四化”變“五化”,將綠色化融入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其實正是切中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要義。在真正的生態文明社會中,人們的一切活動都需要考慮與自然的匹配度,工業化、城鎮化要與環境容量相適應,農業現代化也需要與自然相和諧。
從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
品質、健康、綠色、低碳,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素。然而,生態文明社會的資源、環境容量或承載能力并不會比工業文明社會有所增加,將這些核心要素變為現實,能夠倚靠的只有更加合理地使用現有資源,提升自然與社會經濟的運行效率。
包括水、能源、土地等在內的自然資源實際上是一個關聯體,如何加以協調配合,讓它們發揮出最大功用,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考驗。其中,對能源的恰當使用尤為值得關注。品質、健康的生活,是以充足的能源供應為前提的。循環再生、綠色發展,在工業文明社會都可以實現,并不存在技術障礙。例如,在太空運行的空間站上,水是完全循環的;工業污水和生活廢水,應用現有技術完全能夠凈化到可以直接引用;在戈壁沙漠中,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技術植草種樹。這些技術之所以得不到大范圍推廣,約束條件表面上看是資金投入問題,實際上是能源問題,是因為現在可持續利用的能源,不足以支撐實現完全的人工循環、淡化海水。因而,判斷經濟社會能夠發展到何種便利程度,最終是一個能源問題。
在工業文明社會,動力燃料是化石能源。從世界能源消費的基本格局看,化石能源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提供了基本的能源保障。然而,如果生態文明社會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有可持續的能源供應,未來的能源需求,會遠遠超過化石能源的儲量極限。因此,尋找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向不會枯竭的可再生能源轉型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在未來,如果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實現突破,提供的能源服務超出了人們的需求,節能甚至會變得沒有必要。
從另外兩個維度,即綠色和低碳維度看,加快能源結構調整也是十分必要的。綠色化首先要實現能源綠色化,減少能源生產、傳輸、消費環節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和環境污染。低碳革命實際上就是能源革命,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是能源,而不是二氧化碳,如果可再生能源能夠促成一場零碳能源革命,氣候難題就得到了根本性解決。
工業革命以來,已經有多次制造業的技術革命,但是,還沒有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能源革命。從世界能源結構演化和化石能源的枯竭特性看,生態文明發展范式需要進行一場真正的能源革命,實現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從建設引領到理念引領
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需要諸多領域的變革,在全球生態形勢嚴峻的當下,加速這一進程具有重要意義。這就需要各國政府做出更多的努力,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引導經濟社會走向。在這一方面,中國表現搶眼。中國目前尚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還沒有進入后工業化,但是由于清晰地認識到了美麗中國夢有自然承載能力的剛性約束,正在積極主動地擁抱生態文明,引領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斐然,正在催生一個全新的時代。到2015年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總量的24%,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位列世界第一,發展勢頭強勁。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正推動著以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為基礎的能源革命加速實現。
而且,這種積極的探索與突破正在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讓中國可以在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上產生出新的智力貢獻。從各國的能源轉型實踐看來,開發可再生能源會推高能源成本,與經濟發展相悖,在全球經濟陷入低迷期時,阻力不言而喻。基于此,延承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諧、開放、共享的理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5年9月的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提出了“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倡議。
這是一個全新的理念與宏大的構想,有望開啟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雙贏的局面,不僅可以促成能源革命,還會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撐。
能源革命涉及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多種能源形式,技術體系是全方位、多元化、多極化的,除了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還會涉及到儲能技術、智能電網技術、能效技術等等。相比于傳統化石能源產業,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安裝與維護,具有大量的勞動力需求,可以更為充分地發揮能源作為一個經濟部門的就業消納功能,推動經濟發展。然而,如果沒有統一部署,上述種種就只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潛力,尤其對于經濟落后國家更是如此。究竟該如何快速而有力地發掘這種潛力?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提供了一個思路。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在能源供給端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消費端以最清潔、便捷的電力代替其他用能形式,為所有能源革命相關的技術創新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標準與綜合利用平臺,可以有導向性地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快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另外,在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下,能源結構調整擺脫了國別限制、區域限制,實現全球能源資源的均衡、均值配置,這樣一個開放、共享系統,將能源革命引向了社會化思維,所激發出來的市場活力無疑會加速能源革命乃至整個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