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全國政協新聞出版界的部分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提案,備受關注。提案的核心內容是建議“加快推進建筑垃圾100%資源化產業發展”。
提案指出,近幾年我國每年建筑垃圾的產生總量約為35.5億噸,占城市垃圾比例約為40%,渣土垃圾大約有20 億噸,產量驚人。以北京為例,其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多達4000萬噸?!敖ㄖ鴩恰钡睦Ь忠呀洺蔀閲译y題。
提案以“深圳滑坡事故”為案由,對建筑垃圾不合理的處置將給人們帶來諸多危害,進行了闡述。
提案指出,我國現存大量的建筑垃圾,然而處置方式仍然是堆放、填埋和回填等傳統方式。不合理的處置方式,比如露天隨意堆放,不僅易造成坍塌斷裂等惡性事故,還會產生揮之不散的粉塵和有害氣體,嚴重污染環境。而填埋或回填等方式,不僅會造成周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其有害物質更會通過垃圾滲濾,對土壤產生嚴重污染。
更嚴重的是,據有關資料表明,目前我國有近一半的建筑垃圾填埋場處于失控狀態。按照現有的排放標準,2008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垃圾填埋場,幾乎都是不達標的。
可見,當前“建筑垃圾圍城”的局面,以及對建筑垃圾處置不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甚至危及到了人們的生命安全。
在深圳滑坡事故發生3個多月來,政協委員們通過大量的來電來函了解到,造成深圳滑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建筑垃圾傳統落后的處置方式存在巨大隱患;另一方面,垃圾處置領域涉及土地、環保、建設、市政、規劃、財政、交通等多個部門,管理無序、監管缺失??陀^地說,我國大多數城市建筑垃圾處置都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處置方式單一,監管力度缺失,安全隱患時時存在。
同時,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在深入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如果將建筑垃圾100%資源化處置利用,可再生成近百種優質的綠色建筑材料。
同時,他們還了解到,目前我國已研發出建筑垃圾100%資源化處置的技術與裝備,并由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制定并發布了應用技術、試驗檢測、質量控制、節能等共計108項技術標準體系。這項技術裝備和技術標準體系擁有國際頂尖地位,并在全世界受到熱捧,但在國內始終未引起相應重視。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深圳滑坡事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提案建議“以資源化技術改變建筑垃圾傳統處置方式,轉變多部門無序管理現狀,加強統籌管理”。
提案建議,以“資源化”技術改變建筑垃圾傳統處置方式,轉變多部門無序管理現狀,加強統籌管理。通過媒體促進、政府引導、多方協作、社會監督的機制,實現建筑垃圾100%資源化處置技術在全國普及,同時建立相應的垃圾處置行業的規范機制和制度。
提案首先建議解決好隱患問題。建議責令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對全國建筑垃圾處置情況進行一次全面徹查和摸底工作,先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筑垃圾堆放場所進行排查,立即消除安全隱患,逐步徹查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建筑垃圾填埋廠,進一步解決綠色生態的長遠問題。國家及地方相關政府部門要拿出強制性的整改方案和處理辦法。
其次,建議解決好出路問題。促進達成通過技術升級轉變建筑垃圾傳統處置現狀,并通過100%資源化處置技術,將建筑垃圾轉化為多種多樣的綠色建材產品。建議責成建材工業主管部門——工信部原材料司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司處對建筑垃圾100%資源一體化項目進行充分的評估論證。
再者,解決好觀念問題。通過大量的輿論宣傳工作,加強社會公眾對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的認知與普及,建議由有關部門牽頭,組織中央媒體,財經類、行業類媒體和重點新聞網站呼吁促進。
還有,解決好政策問題。建議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協同制定對地方、企業和垃圾處置部門均有積極性的政策和制度,并在土地、規劃、處置費、再生產品應用、稅收、金融、財政、新技術推廣、資源化率等方面給予明確的政策支持、要求和激勵機制。同時,建議設立國家專項基金,促進以建筑垃圾為代表的垃圾處置行業,加大技術創新意識和資源化處置新方式的力度,把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建筑垃圾資源化的要求落到實處。
提案最后強調,解決好管理問題。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的推廣應用是消除安全隱患、保護綠色生態、促進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的長期任務,應循序漸進,既不能裹足不前,亦不能一哄而上。建議今年率先在重慶、成都、濟南、唐山、南京、深圳、蘇州、北京、天津、昆明、臨汾、武漢、襄陽、瀘州、太原等已有意愿推動資源化處置的區域開展試點工作,同時,進一步規劃在全國不同地理區域和經濟發達區域設立試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進。
作為節能環保產業鏈上的新興產業,建筑垃圾資源化是我國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通過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措施,將建筑垃圾轉化為各類可利用資源,將會產生深遠影響和重大意義。
提案指出,加快推進建筑垃圾100%資源化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加大了對環境的保護力度。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可大大減少廢棄物處置不當或再生技術不先進而引發的環境污染或二次污染。
其次有利于節約資源。近年來,我國每年建筑垃圾填埋占用的土地超過7萬畝,僅北京每年都要新設置20多個建筑垃圾填埋場,大大消耗了原本就緊張的土地資源。建筑垃圾資源化可大大釋放因堆放填埋垃圾占用的土地,有利于保護耕地紅線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第三,降低對原生礦產資源開發的需求,緩解資源短缺瓶頸,實現節能減排。據統計,使用建筑垃圾生產1億塊標磚,可減少取土16萬立方米,節約耕地約120畝,可消納建筑垃圾30多萬噸,節約堆放垃圾占地100畝,兩項合計節約土地220畝。在制磚過程中,還可消納粉煤灰3萬噸,節約標煤1萬噸,減少燒磚排放的二氧化硫90噸。同時,可減少礦山及河道開采砂石15億噸以上,使其再生產品和回收產品每年價值超過7000億元。
第四,是解決垃圾圍城的有效途徑。隨著我國城鎮化、工業化建設持續快速推進,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峻,其中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40%左右。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不僅減輕了城市垃圾壓力,改善了城市環境,還衍生更為綠色的建筑材料再生產品,減少建材工業對資源資源的過度索取和破壞,使垃圾“變廢為寶”,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第五,在經濟環境新常態下,或會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作為建材工業中在再生可循環產業鏈上的新興領域,建筑垃圾資源化是我國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發展綠色建材新興產業的重要一環,并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據統計,建筑垃圾資源化預計增加就業將超過48萬人。到2020年,我國至少新生產建筑固體廢棄物30億噸,若50%轉化為綠色生態建材,將創造價值6000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均可觀。
總之,推進建筑垃圾100%資源化產業發展,將真正實現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