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是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身份。”今天下午,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手邊的方格稿紙上用黑色水筆寫下這句話。
1.9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最讓厲以寧受觸動的是“新型城鎮化”這一節。討論開始后,前面幾位政協委員談的都是宏觀經濟指標,當同組的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話音剛落,坐在他對角位置的厲以寧馬上打開話筒,急著發言。
他的話題落在了人的身上。
在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其中的任務之一。
報告指出,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過去我們也談城鎮化,但現在問題還是很多。”之所以這么說,源于厲以寧自己的調研經歷。
2015年,厲以寧委員赴陜西、貴州、河北、內蒙古、遼寧和廣東六個省區做調查,發現有些地方農村中男人出去打工,婦女和孩子留在家里,長達十幾年的分居導致不少家庭破裂,并引發了很多治安案件。
厲以寧感嘆現在農民工數量的龐大:我國目前農民工有2.6億~2.7億人,還有4000萬留守婦女、4000萬留守兒童和4000萬左右的留守老人。
“我們現在說擴大消費,那就要先擴大新型城鎮化啊!”厲以寧說到這,現場的一些委員連連點頭。
“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厲以寧認為,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首先要解決農民在城市的住房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人家怎么在城市生活、工作。”
調研的時候,這位經濟學家聽到了一個新名詞——“城歸”。
厲以寧說,“城歸”是說農民工進城工作,有了些技術和資金之后,再回鄉去創業。他發現,現在的“城歸”人數越來越多,“城歸”其實想留在城里,想把家人從農村接來。“這說明還是房子的問題,在棚戶區拆遷的時候,要給農民留下一部分房子。”
目前的情況讓這位政協委員深感憂慮,“現在城市房價太高,‘城歸’買不起。”發言的結尾,厲以寧強調了房子的重要性,“有房子,人就會買東西,買家具,會消費,社會就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