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危機還只是初現,隨著上世紀90年代以來出生的男性邁入婚齡,中國男性婚姻擠壓的程度還會加重。”已研究此問題十多年的李樹茁警告說:“更嚴重的危機還沒真正到來。”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我國2015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51。在過去的20多年里,這個比例曾一度高于120,是世界上最懸殊的出生性別比例之一,這意味著,每出生100個女孩,會多出生20多個男孩。如今,那些在出生性別比最高的年代誕生的孩子正在陸續進入婚齡。
20多年來,市場經濟發育,城市化進程推進,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所有的這些因素交織影響著中國的性別失衡問題。作為一個曾高度城鄉二元化的國家,其“婚姻擠壓”更多地擠向了邊遠、貧困地區,數千萬“剩男”的婚戀難題正引發更嚴峻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事關發展,事關權益,在邁向全面小康的攻堅戰中,不應被忽視。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和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專家,歷時半年,對中國農村剩男問題進行了全景調查,以期引起更多關注和扶助。本組稿件綜合《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
多出3600萬80后10%以上男性難婚
過去的10多年,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李樹茁和他的同事在不斷對人口普查信息進行分析的同時,還對全國28個省(區、市)300多個行政村的性別失衡情況進行了田野調查。
他們給出的結論是,由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市場化、城市化和計劃生育政策的復合影響,中國人口性別結構已整體失衡。
李樹茁等人根據幾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對我國1980年到2010年間出生人口的性別情況進行分析,推算出這30年間,男性比女性多出大約3600萬。“如今,這一代人正不斷進入適婚年齡,失衡后果逐漸顯現。”李樹茁的判斷是,從2010年開始,中國將經歷長達幾十年的“男性婚姻擠壓”,“1980年代后出生的男性中,將有10%至15%的人找不到或不能如期找到配偶,農村失婚青年的比例要高得多。”李樹茁說。
女尊男卑婆媳地位逆轉:媳婦得供著
按農村的習俗,過了30歲還沒娶上媳婦,打光棍幾乎就已成定局。女孩稀缺,媒婆生意難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齡剩男密集出現,不少剩男多的地方被戴上了“光棍村”的帽子。
“在農村婚姻市場上,女方已取得絕對優勢,已經是完全的女尊男卑。”家鄉在晉北的博士生李順觀察到,許多千百年改不動的風俗現在也改變了。
“在我的家鄉,婆媳地位大逆轉,特別是家庭條件不好的家庭,媳婦都得供著,婆婆得陪著小心,生怕哪點不如意,讓媳婦跑了。”李順說:“婆婆疼的不是媳婦,疼的是錢呀。”
入贅為恥的觀念也自然消解。“嚴峻現實讓男人放下了面子,大家對倒插門也見怪不怪,甚至衍生出市場,山西呂梁就有專門介紹男性入贅到臨近地區的媒婆,每人收費5000元。”
爭奪新娘“只要是女的都能說到婆家”
西安交通大學的百村調查印證了早婚回潮現象。在其調研報告中寫道:早婚回潮說明,在男女性別比失衡的大背景下,男性不得不采取早婚的策略來搶占稀缺的女性資源。
由于女性資源稀缺,爭奪新娘的范圍被擴大。“現在農村離婚婦女也很搶手。過去農村離婚女性大多被嫌棄,但現在也成了被爭奪的對象。”
在媒人鄧孟興的小本上,二婚甚至三婚婦女都很搶手,“帶著拖油瓶也沒關系,因為彩禮要得少,越是離婚的,找過來說媒的越多。”老鄧說:“我們這兒,離過婚的人再找,叫大媒,給媒人的禮錢都要多些。”
因為實在沒有合適對象,一些貧窮農村的男青年的擇偶標準一降再降,“只要揀到碗里的都是菜,相貌、年齡、交流溝通什么的都不重要。”律師姬如松告訴記者:“身體殘疾、智力缺陷的女性也都有媒婆踏破門檻,只要是女的,什么樣的都能給說到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