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從全國8個城市試點開始,城市垃圾分類打響“第一槍”。但15年過去,很多人的孩子都長大了,試點卻依舊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 近日杭州等城市實施“史上最嚴”垃圾分類地方法規,但在執行中遭遇尷尬,再次把人們的目光聚焦到垃圾處理的話題上。(2月1日《經濟參考報》)
作家余秋雨曾分享過他在德國租房的經歷。房東是位和藹可親的德國老人,和余秋雨也相處融洽。不過,因余秋雨一次把不小心打碎的玻璃杯隨手掃入垃圾袋,便毫不商量地對其下了逐客令。問及原因,是“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崩先苏f完,自個帶上笤帚和鑷子來到外面,把裝好的垃圾倒了出來重新分類,留下余秋雨在一旁感慨連連。
發達國家的垃圾分類,已上升到“尊重別人”的地步。而國內,垃圾分類在很多城市已經推行多年,論結果,有點地方已淪為“一紙空文”,有的則是效果不彰。更哭笑不得的場景則是,某些社區居民把垃圾分類放置在不同垃圾箱后,而環衛工人把多個垃圾桶倒進一輛車里運走。形式主義,執行“腸梗阻”,“最后一公里”的前功盡棄,這或許就是垃圾分類在國內的“眾生臉譜”。
20多年來,全國每年在垃圾分類上投入的資金,不少于百億元,然卻收效甚微。有些城市在這方面財政投入都已上億,依然扭不過城市居民“垃圾一袋裝”的老習慣。循循善誘看起來沒有用武之地,就有了“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法規的出爐。廣州、上海分別開始實施對垃圾不分類行為開罰的地方性法規。在這兩個城市,違反垃圾投放規定的個人最高將被罰款200元。然而,效果卻依然不理想。
對于普羅大眾來說,垃圾分類的意識啟蒙,還多見于各種媒體上的公益宣傳。針對垃圾分類的各種創意廣告作品大賽,是方興未艾。然而,即便公益者們熱情高漲,但“你說你的,我丟我的”的現狀依然涇渭分明。
行政手段、公益宣傳,都不能徹底改變垃圾分類“言之鑿鑿,聽之藐藐”的停滯狀況。究其原因,在于源頭意識的跑偏。就國情和習慣來說,靠政策、靠罰款、靠說教,大多力有不逮。趨利避害是人之天性,分類垃圾需要耗費時間和物品上的成本,雖然有的公家會買單,但習慣養成卻并非能畢其功于一役。況且,“可降解垃圾”的邏輯化表述,“其他垃圾”在字面上的模棱兩可,也會形成接受障礙。
要把垃圾分類做好,還需要讓市場起到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政府不妨加快形成垃圾分類的市場全要素,讓它成為一種真正的經濟行為。并把原先的硬件投入,逐步改成對從業者的補貼,或許更能起到“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功用。這種刺激和控制,或許能更好地牽住垃圾分類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