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讓6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走出貧困,是重點也是難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的一個體會是,“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扶貧。
“扶貧先扶智”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基礎性地位,“治貧先治愚”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先導性功能,“脫貧防返貧”決定了教育扶貧的根本性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表明,不同層次受教育者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學43%,人均受教育年限與人均GDP的相關系數為0.562。“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終身受益”,教育在促進扶貧、防止返貧方面的作用,可說是根本性的、可持續的。
不久前,湖北全面啟動了“教育精準扶貧行動計劃(2015—2019)”,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遍及每一名教師,教好每一名學生,溫暖每一戶家庭。這里的關鍵就是實施好“五個精準”。
“精準改造”,讓貧困戶子女不僅有學校可上,而且能上好學校。鎖定貧困地區,不留“死角”。切實從最困難的地區做起,聚焦薄弱學校,做到精準扶弱。著力“雪中送炭”,滿足基本需要,堅決不搞“錦上添花”,杜絕超標準豪華建設。
“精準招生”,讓貧困戶子女不僅擁有教育機會,而且擁有更多優質教育機會。進一步推進招生改革,通過多項傾斜政策,從實施優質高中招收農村學生計劃,到實施好國家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再到省屬院校安排一定的計劃招收農村考生,讓更多貧困家庭孩子進入優質高中、重點高校。
“精準資助”,讓貧困戶子女不僅上得起學,而且免費上學。義務教育階段實行“錢隨人走”,貧困家庭孩子無論在哪里接受義務教育都可享受“兩免一補”。高中階段,全免學雜費并補助生活費。大學階段,完善貧困家庭大學生學費減免制度,高校內公益崗位優先安排貧困家庭大學生。
“精準就業”,讓貧困戶子女不僅有業可就,而且能夠持續發展。建立貧困家庭大學生實名制信息庫,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和培訓,落實高校畢業后服兵役、下基層的優惠政策,鼓勵貧困家庭畢業生回鄉自主創業,最終達到“一人長期就業、全家穩定脫貧”的目的。
“精準培訓”,讓貧困農民擁有一技之長,能夠脫貧致富。建立面向農民朋友的職業教育“培訓包”,采取“群眾點菜、專家主廚”的方式,組織“科技小分隊”,深入田頭地間,使農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干就有效益。
做到了這“五個精準”,教育就一定能充分發揮教育扶貧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優勢,提高貧困家庭脫貧能力,遏制貧困代際傳遞,為精準扶貧、全面小康注入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