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 建設美麗鄉村 共享恬美生活
時間:2011-02-11 10:50:49
來源:浙江日報(杭州) 作者:撰稿:李秋萍 蔡建根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環境,滋養了以五泄瀑布為代表的眾多綺麗山水;兩千多年古越文明的浸潤,孕育了以西施文化為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山水勝景和歷史文化的交相輝映使諸暨大地充滿活力、光芒四射,如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這座美麗之城再添點睛之筆。
近年來,諸暨市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整體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以“八大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打響“打造富裕農村、建設美麗鄉村”的新農村建設品牌。諸暨市以“努力實現農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增幅,逐年縮小城鄉差距”為標志,打造富裕農村;以“現代文明+田園風光+鄉村風情”為標志,建設美麗鄉村,并以此作為“十二五”期間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定位。“十二五”期間,諸暨市將在完成“輪一遍”的基礎上,打造以東白湖為核心的山水風光、明清故居區塊,以白塔湖為核心的濕地風景、現代珠鄉區塊,以香榧森林公園為核心的特色基地、農耕文化區塊和以五泄風景區為核心的南方水果、農家樂園區塊等四個美麗鄉村建設連片區,全力打造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和市民輕松休閑的好去處。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諸暨市始終把“輪一遍”作為既定目標來抓。“我們的環境整治不是建設幾個典型,而是要惠及全市的每一個農村,讓所有人都能享受新農村建設的成果。”諸暨市農辦負責人如是說。諸暨市對全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提出一個總體規劃,明確在3~8年內,所有村、所有項目都整治一遍。
近年來,諸暨市每年都出臺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意見。每年切出專項資金用于新農村建設,2007年為2.13億元,2008年為2.54億元,2009年為2.64億元,2010年為2.94億元。此外,諸暨市還出臺了關于加快中心鎮發展的政策意見和加快陳璜等地區(陳璜等地區為諸暨市欠發達地區)發展的政策意見,形成了以新農村建設政策為體、中心鎮培育政策和欠發達地區扶持政策為翼的“一體兩翼”的政策體系。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實踐,諸暨的新農村建設總體格局不斷完善,總體上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總體思路:基礎抓起、整體推進、分步實施,即重點改善基礎設施、基礎環境和基本條件,注重面上協同推進,按照工作規劃分步實施;二是工作載體:新農村建設“八大工程”,即把新農村建設具體任務分解為村莊基礎設施配套工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新村建設工程、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工程等八個具體工程,分別實施;三是建設模式:黨政主導、鎮村主抓、農民主體、社會參與。
在全面整治農村環境方面,諸暨市突出農村生活垃圾長效保潔全面覆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兩大重點,著力解決農村的臟、亂、差問題,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與此同時,諸暨市大力倡導文明鄉風,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加快農村新社區建設步伐。進一步深化農民素質和技能培訓,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置換和農民住房改建,探索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扎實做好自然村縮減、空心村改造和文化村保護工作,引導農民向中心鎮、中心村集聚。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今日的諸暨農村,村莊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宜游;現代農業發達,增產、增效、增收;農民素質提升,創業、就業、樂業;農村管理創新,活力、動力、實力,富裕農村、美麗鄉村的模樣已然呈現,大美之城新農村建設風光無限。
在新農村品牌建設階段,諸暨市將繼續深化“千萬工程”,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的核心內容和總體導向,著力推進區域整合、重點整治、節點優化、整體提升。
輪一遍,
全面推進村莊整治
諸暨市按照“輪一遍”的既定目標,2011年計劃創建5個諸暨市級樣板村,7個省、市級示范村,60個諸暨市級新村,60個環境整治村,重點建設“三個村莊”:建設森林村莊,著力提升村莊綠化水平,推動村莊綠化向森林村莊提升,讓村莊與彩色相擁、與生態相融,營造濃厚的森林氣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友好;建設文化村莊,讓農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基礎上,彰顯古村、池塘、老宅、小橋、流水的田園風光,進一步提升其文化品位;建設現代村莊,包括三個要素,即發展的生產和富裕的生活,舒適的環境和優良的服務,文明的行為和低碳的理念。
拎一把,
全新打造美麗鄉村
諸暨市將有序啟動以東白湖為核心的山水風光、明清古居區塊,以國家香榧森林公園為核心的特色產業、農耕文化區塊等兩個“美麗鄉村”景觀區建設。諸暨市在連片建設過程中注重理念、水平和成效的總體提升,堅持建設與保護并重、建設與管理并重、建設與經營并重理念,重點構筑綠色景觀走廊、生態經濟走廊、休閑健身走廊、文化展示走廊等四大走廊。通過村莊整治、設施改造建設,推動農家樂、山村游開發,推動山水資源、鄉村資源、產業資源向旅游資源轉變,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升一層,
全力凸顯文化底蘊
諸暨市的美麗鄉村建設,注重挖掘村莊原有的歷史遺跡、傳統風俗、風土人情,充分展現文化品位,大幅提升文化魅力。彰顯村落歷史,挖掘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筑物等,使其成為鎮、村一道亮麗的風景;培育地域特色,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內容,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精品,形成一鎮(村)一品,使鎮、村建設注入人文內涵;豐富群眾生活,進一步完善農村文化服務體系。
聚一批,
全盤優化村鎮布局
諸暨市加快中心鎮、村建設,按照“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的原則,做強中心鎮,擴大中心村,積極推進農民公寓房建設,進一步縮減自然村、撤并空心村、拆掉空殼房。加快制訂完善中心村培育政策,切出專項資金用于中心村建設,力爭完成7個中心村培育計劃;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推廣農村宅基地置換,積極推進農民公寓房建設;鼓勵鎮鄉街道,特別是中心城區和中心鎮,進一步加快拆并力度,推進城鄉統籌進程,實現土地集約利用,拓展城鄉發展空間。2011年,計劃拆遷面積125萬平方米。
富裕與美麗相融 建設與提升同步
諸暨以四個“一”為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踐經驗,實際上是我省新農村建設與時俱進的一個“升級版”。以“輪一遍”為特色的全面村莊整治讓諸暨的新農村建設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以“拎一把”為特色全新打造美麗鄉村,把農業園區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公園,把農業發展、農村建設與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向“經營山水、經營村莊”的跨越,把諸暨的新農村建設推向了一個新高度。以挖掘農耕文化、培育生態文化、創新產業文化為特色的農村文化建設,凸顯了諸暨新農村建設“升一層”的文化底蘊。以中心鎮、中心村建設為載體,以城鄉一體化的全盤規劃的理念促進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形成美麗鄉村與綠色城鎮和諧相融的新格局。
諸暨美麗鄉村的實踐,讓我們看到了如何把美麗鄉村變成富麗家園的神奇魔力,使曾經落后的村落變成了讓城里人更加向往的生態公園,讓諸暨的農民在這美麗的家園真正享受到了恬美的生活。
專家眼里的“諸暨樣本”
透視·諸暨美麗鄉村亮點掃描
盤點·諸暨美麗鄉村的樣本價值
東白湖區塊:油菜花田里的美麗鄉村
在東白山腳的寥宅村,71歲的鄧苗鳳獨自居住的老宅里外立面已經粉刷完畢,白墻黛瓦,原本破敗不堪的外墻如今煥然一新。看著自己嶄新的房子,老人喜上眉梢:“我自己是修不起這房子的,全靠政府好啊。”
2010年,東白湖鎮提出了打造“最美麗鄉村”的目標,打算通過5年時間的努力,打造一個“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美麗鄉村。“這不僅是為了推進東白湖生態旅游區建設,最重要的是讓當地群眾過上休閑而富足的現代鄉村生活。”東白湖鎮黨委書記郭劍揚如是說。
從2010年4月份開始啟動的現代化房屋改造工程,讓東白湖人對政府建設美麗鄉村的決心有了更深的體悟。東白湖鎮政府投入近800萬元率先對小東區塊的4個村進行建筑改造,并專門邀請浙江大學景觀與規劃設計研究所的專家,規劃村民住宅、綠地、道路等,讓民居擁有白墻黛瓦的統一外表。鎮政府還規定,今后村民新建房屋,必須在政府提供的建筑方案中選擇,維護鄉村的整體風貌。
在加快現代化房屋改造建設的同時,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東白湖鎮也是毫不含糊,始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2009年以來,東白湖區域先后投入4000多萬元,關閉了東白湖上游的污染企業,對所有行政村實施專業保潔,拆除所有露天糞坑,并啟動了孝四溪生態濕地建設,還加大力度治理陳蔡水庫上游農村生活污水,全鎮污水管網入戶率達80%。2010年以來,東白湖區域繼續加大改造步伐,大力整治明清古居“千柱屋”環境,500多平方米的現代建筑物被拆除,150多車建筑垃圾被清運。
生態環境的保護,極大地帶動了東白湖區域的旅游經濟,隨著游客的增多,村民們開始經營飯店,并在家門口兜售山貨。胡蔥、細竹筍,曾是長在山里毫不起眼的野貨,經過村民的一番包裝,賣出了好價錢,據“千柱屋”村民介紹,每年在家門口賣山貨的收入已達到上萬元。
對于東白湖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東白湖鎮鎮長姚勇琪滿懷期待。他說東白湖鎮已經種下了近8000畝油菜花,等明年春暖花開,這里將成為一片流金溢彩的油菜花海,形成諸暨新“婺源”,讓每一個村民、每一位游客享受“美麗鄉村”燦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