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地方委員會首次明確“編制”:常委會委員名額,省級為11至13人,市、縣兩級為9至11人;黨的地方委員會設書記1名、副書記2名。時隔20年,《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首次修訂。昨晚,新條例正式發布,提出了上述常委會委員配備的新規。
對比1996年的舊條例,新條例不僅首次明確黨的地方委員會“編制”,而且在總則中的第一條就明確提出“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將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寫入條例中,包括“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踐行“三嚴三實”等。
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地方黨委制度是黨執政治國的重要組織制度基礎,地方黨委強不強、能不能有效發揮領導作用,事關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因此,時隔20年重修條例,是為新形勢下做好地方黨委工作提供基本遵循,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數說《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
常委會委員名額,省級為11至13人,市、縣兩級為9至11人,個別地方需要適當增減的,由黨中央決定或者省級黨委根據中央精神審批。
黨的地方委員會設書記1名、副書記2名,個別民族自治地方需要適當增加副書記職數的,由黨中央決定或者省級黨委根據中央精神審批。
全會每年至少召開2次,遇有重要情況可以隨時召開。
對黨委委員、候補委員作出撤銷黨內職務以上黨紀處分決定,必須由全會三分之二以上多數決定。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先由常委會作出處理決定,待召開全會時予以追認。
常委會會議一般每月召開2次,遇有重要情況可以隨時召開。
常委會會議應當有半數以上常委會委員到會方可召開。討論和決定干部任免事項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委會委員到會。
9類重大事項須通過召開全會討論和決定
●制定貫徹執行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決策部署以及同級黨代表大會決議、決定的重大措施。
●討論和決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重大改革事項、重大民生保障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
●討論和決定本地區黨的建設方面的重大問題,審議通過重要黨內法規或者規范性文件。
●決定召開同級黨代表大會或者黨代表會議,并對提議事項先行審議、提出意見。
●聽取和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或者專項工作報告。
●選舉書記、副書記和常委會其他委員;通過同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書記、副書記和常委會其他委員。
●決定遞補黨委委員;批準辭去或者決定免去黨委委員、候補委員;決定改組或者解散下一級黨組織;決定或者追認給予黨委委員、候補委員撤銷黨內職務以上黨紀處分。
●研究討論本地區行政區劃調整以及有關黨政群機構設立、變更和撤銷方案。
●對常委會提請決定的事項或者應當由全會決定的其他重要事項作出決策。
亮點1
嚴守政治規矩、“反四風”入新規
1996年的舊條例并未出現“從嚴治黨”表述。新條例則在總則、地方委員會的工作原則和工作職責等條款中,4提“從嚴治黨”。
新條例總則中的第一條、第一句話即點明“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其后,在黨的地方委員會必須遵循的六大工作原則中,再次提出“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在“職責”條款中再度明確,“黨的地方委員會必須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書記必須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在常委會的工作職責中,又一次提出“常委會其他委員根據分工負責有關工作,履行分管領域從嚴治黨責任”。
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從嚴治黨的新要求,也寫入了地方委員會的職責條款中,規定:黨的地方委員會及其成員應當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反四風”、踐行“三嚴三實”,推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潔從政環境。
張希賢表示,十八大以來查處的大量貪腐案例表明,有的地方委員會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落實不夠,常委班子的集體責任意識不強,主要領導干部的主責意識不強。因此,中央領導多次強調從嚴治黨、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新條例從黨內法規層面,強調了地方委員會及其常委會在從嚴治黨方面的職責,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制度性規定。
亮點2
市、縣兩級常委會委員9至11人
一個地方黨委應該有多少名常委?新條例明確提出:常委會委員名額,省級為11至13人,市、縣兩級為9至11人;黨的地方委員會設書記1名、副書記2名。個別地方需要適當增減常委會委員名額的,個別民族自治地方需要適當增加副書記職數的,均由黨中央決定或者省級黨委根據中央精神審批。
條例對黨委書記、副書記的職責作出了規范:黨委書記主持全面工作,組織常委會活動,協調常委會委員的工作,對黨委工作負主要責任;擔任政府正職的黨委副書記,主持政府全面工作,組織政府黨組活動;不擔任政府職務的黨委副書記主要協助書記抓黨建工作等。規定“新當選的書記、副書記和常委會其他委員一般應當任滿一屆”。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從2004年開始,中央對地方黨委進行“減副”,每省的省委副書記減少到二人。不過,新疆、西藏兩個自治區較為特殊。在2006年至2007年的省級黨委換屆中,西藏、新疆保留4位副書記,內蒙古保留3位副書記,其余各省區市黨委副書記職數均為兩人。在2011年至2012年的省級黨委換屆中,西藏配備了4位副書記,新疆則有3位副書記,包括內蒙古在內的其余省區市黨委均有兩位副書記。
張希賢表示,常委會委員名額此前并未有硬性規定,地方黨委一般按照慣例作出安排。新條例的一大亮點在于,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定編確責”,明確了常委會委員配備的上述原則,“常委會是黨的地方委員會的核心決策層,是‘關鍵少數’,明確常委會委員配備的原則,有利于‘關鍵少數’更好地發揮作用”。
亮點3
建職責清單制度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
此前,個別地方黨委全會的決策監督與常委會職責界限不夠明確,出現了常委會代替全會作出決策的情況。
對此,新條例要求“黨的地方委員會應當建立職責清單制度,明確常委會及其成員職責,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并一一列出了全會、常委會的各自“職責清單”,明確“決定遞補黨委委員”等9類重大事項,必須通過召開全會進行討論和決定。
對于“決定遞補黨委委員”,新條例完善了委員遞補、補選制度,并創設了黨委委員、候補委員辭職和自動終止制度,從而有效解決了此前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此前一些地方候補委員名額較少,可干部交流比較頻繁,導致候補委員遞補完后仍有委員空缺;有的黨委委員、候補委員因調離本地區、辭去公職、退休等原因不適宜繼續擔任委員、候補委員,卻缺乏退出機制;有的黨委委員、候補委員死亡、喪失國籍、被追究刑事責任、被停止黨籍、受到留黨察看以上的黨紀處分后,委員資格缺乏自動終止程序。
亮點4
“不得凌駕于組織之上”寫入新規
最近出版的《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中,首次公開發表了習近平在中紀委五次全會上的一段講話,其中提到了違背民主集中制和妄議中央的危害性。
習近平提出:有的領導干部把自己凌駕于組織之上,把黨派他去主政的地方當成了自己的“獨立王國”,用干部、作決策不按規定向中央報告,搞小山頭、小團伙、小圈子;有的人發展到目空一切的地步,甚至沖著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大放厥詞,散布對中央領導同志的惡毒謠言,壓制、打擊同自己意見不合的同志。
如何杜絕上述問題?新條例提出:“黨委書記應當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善于集中正確意見,自覺接受常委會其他委員監督,不得凌駕于組織之上、班子之上,不得搞獨斷專行”。
同時規定:常委會委員代表黨委的講話和報告,署名發表或者出版同工作有關的文章、著作、言論,應當事先經過常委會審定或者黨委書記批準。常委會委員在調查研究、檢查指導工作或者參加其他公務活動時發表的個人意見,應當符合黨委集體決定精神。
■ 釋疑
全會、常委會書記專題會有什么區別?
根據條例,黨的地方委員會由同級黨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由委員、候補委員組成,每屆任期5年。
黨的地方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簡稱常委會)則是由黨的地方委員會全體會議(簡稱全會)選舉產生,由黨的地方委員會書記、副書記和常委會其他委員組成。
書記專題會議則是條例確立的一項新的醞釀機制。
在老版條例中,設有專門的“書記辦公會”一節,規定其議事范圍是:醞釀需要提交常委會議討論決定的問題;對常委會決定事項的組織實施進行協調;交流日常工作情況。
書記辦公會由書記、副書記參加。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地方各級黨委按照中央關于領導班子配備改革要求,實行常委分工負責制,大幅減少了副書記的職數。書記辦公會也在這個背景下退出了歷史舞臺。
針對書記辦公會取消后,各地對擬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的重大事項醞釀環節做法不一的問題,新條例規定,“需要提交常委會會議審議的重要事項,可以先召開書記專題會議進行醞釀”,會議“由書記主持,副書記和其他有關常委會委員等參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論以前的書記辦公會,還是如今的書記專題會,都不是決策機構。新條例明確指出,“書記專題會議不得代替常委會會議作出決策”。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