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11月14日,北京市語言學會2015年學術前沿論壇在京召開。與會學者以“語言研究與國家戰略”為主題,就語言保護、語言發展、語言能力、語言與國家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城市化委員會健康城市專委會專家顧問、北京語言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教授盧德平出席論壇并發表了講話。
盧德平提出,漢語國際傳播的深層次意義在于通過漢語符號體系的輸出和在異邦的扎根,幫助其他國家的漢語學習者實現兩個現象世界的耦合,延伸其認知體系,拓展其知識范圍,從而與中國人共享漢語長期所營造的中國場域。以往國內外就有關語言接觸、語言傳播、語言規劃,以及語碼轉換、語言選擇、雙言、雙語等問題的經典研究成果對于語言傳播與政治力量、地理因素、宗教因素、民族因素以及使用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征之間的關系做過不少探討,從學術上肯定了語言外因素與語言傳播之間的內在因果關系。但是,這些研究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普遍采取傳播方的視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語言傳播的推力因素,但是對于傳播接納方的拉力因素鮮有考察,更缺乏對二者關系的研究;二是即使是對傳播方推力因素的考察,也很少把各類推力因素置于一種交互作用的系統之中來進行審視,更多的是集中在單個推力因素之于語言傳播關系的分析和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