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耕地仍是中國面臨的巨大挑戰
時間:2011-01-10 09:30:50
作者:馬述昆 任麗穎
一直以來,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被認為是“誰來養活中國”的中國答案。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堅守13億人糧食安全生命線的挑戰與日俱增。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用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近些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大量土地資源及礦產資源作為支撐,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需要中國在“保耕地”與“保發展”之間找到平衡。另外,生態退耕,自然災害頻發也使得耕地紅線受到擠壓。
年前部分股有望一飛沖天! 秘聞!行情近期將出現逆轉 機構資金流向已發生巨變! 主力資金正密謀全新布局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7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說,“十一五”期間中國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15.6億畝以上。然而,保護耕地的形式仍然嚴峻。他說,城市的發展對土地的依賴有增無減。2010年,全國30個省(區、市)城市住房供地計劃近270萬畝,實際供應同比2009年增加約八成。
據統計,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面積為18.2574億畝,比上一年度減少29萬畝。這是耕地面積第12年持續下降。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到2010年和2020年,全國耕地應分別保持在18.18億畝和18.05億畝。
對于未來,徐紹史深感保護耕地挑戰巨大。他說:“十二五”時期,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推進,土地和礦產資源需求將持續上升,供需矛盾加大。“保耕地”與“保發展”兩難局面和雙重壓力日益突出。
他說,這些需求來源于各地強勁的發展勢頭,土地需求十分旺盛。區域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園區設立、戰略新興產業、社會民生項目、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用地需求將明顯增加。
發展的強勁勢頭也在各地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有所體現。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日前透露,全國31個省市區“十二五”規劃建議中,大部分省份都將GDP增長定在10%以上,有些甚至希望在未來五年實現GDP翻番,沒有冷靜考慮相關環保、能源、資源的承載能力等問題。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小映說,中國人口高峰還未到來,糧食總量的需求將繼續擴大,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必須保有一定數量的耕地。而保護耕地的主要挑戰來源于城市和小城鎮的快速膨脹和農村建設用地的擴張。
與此同時,土地供給相對不足與土地利用粗放浪費并存,違法違規用地仍然總量大、比例高也成為保護耕地的絆腳石。徐紹史說,2009年違規違法占用耕地27萬畝,特別是重點工程項目和部分行業用地以及地方政府違法違規嚴重。
河北農業大學國土資源學院院長陳浩對記者表示,在農村土地征用過程中,農民的耕地在一些地方變成了爭搶的蛋糕,很多農民都因為補償款而“發家”,這是由于部分農民看到會因此獲利,沒有保護耕地的認識。此時,需要規范的是當地政府,政府心中必須要有一條紅線,必須嚴格按照規劃來做,不能為了追求GDP而盲目甚至非法侵占耕地。
王小映認為,保護耕地要做到“開源節流”。農村土地整治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活環境,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同時應該明確中央與地方的土地管理權限,有利于合理利用以及保護耕地。
另外,他建議,要探索對耕地的有償保護制度,更多地利用經濟機制保護耕地。例如,可以提高整體補償標準,這樣可以提高征地成本,遏制地方政府圈地的欲望,也可以提高農民對更高補償的預期,使其樂于持有保護耕地。
“十二五”規劃建議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要求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大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嚴格保護耕地,加快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