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全文公布。這份兩萬多字的綱領性文件,勾畫了中國未來五年愿景。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習近平就《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作了說明。其中包括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加強統籌協調,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等九個方面。
《建議》原文摘錄:
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二○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并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實施居住證制度,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愿有償轉讓上述權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把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和接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的城鎮,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習近平關于《建議》的說明:
關于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直接反映城鎮化的健康程度。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預測,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45%左右。按2013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5.9%計算,年均提高1.3個百分點,年均需轉戶1600多萬人。現在,按照常住人口計算,我國城鎮化率已經接近55%,城鎮常住人口達到7.5億。問題是這7.5億人口中包括2.5億的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外來常住人口,他們在城鎮還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帶來一些復雜的經濟社會問題。
建議稿提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實中央確定的使1億左右農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定居落戶的目標。這1億人主要指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人口、在城鎮就業和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
實現1億人在城鎮落戶意義重大。從供給看,在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減少的情況下,對穩定勞動力供給和工資成本、培育現代產業工人隊伍具有重要意義。從需求看,對擴大消費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擴大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資具有重要意義。實現這個目標,既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也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是全面小康社會惠及更多人口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加大戶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實力度,加快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確保這一目標實現。
專家解讀: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王小廣
過去發展的不協調造成了區域、城鄉和群體之間的差距,形成了各種社會矛盾。未來要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的整體推進,尤其是統籌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從而真正推動中國向軟硬實力兼具的大國邁進。
據新華社
杭商感言 行易堂醫療康復有限公司總經理、保健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 洪潮
對于像我們這樣外地農村員工比較多的企業來說,這肯定是鼓舞人心,利大于弊的消息。如果到了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有所提高,相應的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都能一起跟上來,對于我們員工的穩定性來說,肯定是大有好處。隨著國內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沿海地區的生活成本的增高,很多背井離鄉的年輕人會選擇去中西部地區賺錢過活。如果戶籍人口城鎮化有所發展,相信企業和這些外來員工都能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