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企業正在向做大做強跨越,環保領域的上市融資步伐加快。
近日,財政部聯合中國建行等10家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1800億元的中國PPP(公私合作)融資支持基金,將為PPP模式推廣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通過拓寬PPP項目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并減少社會資本出資規模,提升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從而實現PPP模式推廣的加速。
同時要求,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私募等方式發起設立主要投資于公共服務、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區域開發、戰略性新興產業 、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的產業投資基金。政府可以使用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內的財政性資金,通過認購基金份額等方式予以支持。
隨后,北京 、重慶 、河北等眾多地區都出臺了地方版的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
與此同時,今年6月,貴州省環保廳由副廳長帶隊赴重慶調研環境保護投融資機制工作情況,今年9月,重慶市環保局與山東省環保廳就環保投融資改革相關工作進行座談。地方政府部門間的頻繁互動,反映出了地方政府對環保投融資的重視。
早在2013年7月,國家發改委副巡視員馮良就曾指出,發改委將通過一系列政策,支持環保產業發展,并鼓勵符合條件的環保企業上市融資。
蔡曉芳表示,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流程簡化,再融資比以前更容易。同時,環保企業有了更多的融資渠道,很多金融機構都在針對綠色信貸出臺利好的優惠政策。
降成本還需更多政策落地
“公司在上市之后的融資環境比上市之前要好得多,現在很多金融機構主動來和我們合作,我們可以從中選擇更優質、更低成本的資金。”蔡曉芳認為,這是公司上市之后,上市公司的平臺在融資上面帶來的便利條件之一。
然而,環保企業在上市之前的融資之路并不好走。
一位環保上市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公司在上市之前為一個風險較好的項目融資幾億的資金,當時幾乎找遍了北京所有的銀行都未能獲得資金,最后還是在南方的一個銀行獲得融資資金。
實際上,對于一些小型環保企業而言,“找錢”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大難題,很多小型環保企業甚至為幾十萬、上百萬的融資一籌莫展。
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雖然環保領域的市場前景看好,但是,環保領域的投資收益并不高,獲取收益的周期較長,并不受社會資本青睞,再加上小型環保企業的風險較大,其融資難度自然較大。
在前不久舉行的“2015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曾表示,中國未來5年所需的綠色投資每年至少兩萬億元,其中政府預算只有10%~15%。
當前,企業主要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性政策措施,但是,融資難、成本高依然是不可回避的話題。
蔡曉芳表示,目前還沒有享受到太多綠色信貸帶來的切實的優惠,接下來,在金融機構支持、政策落地、成本降低上還需更多有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