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無車日”,廣州市沒有什么舉動。近年來,當廣州市政府打算推出汽車“限外”政策時,遭到不少市民的反對。等深圳出臺“限外”政策時,廣州市解釋廣州交通狀況只能算是“輕度擁堵”,因此不到最后一刻不再“限外”。
這兩天,“廣州下午6點全國最堵”的說法極大地刺激著廣州人的神經!畢竟切身感受到的實際情況絕非“輕度擁堵”那么簡單。
根據高德地圖發布的二季度城市交通報告,廣州擁堵指數比上季度上升19.9%,惡化速度全國第一。此外,廣州晚高峰18:00是全國最堵時刻,擁堵延時指數高達2.48,屬于“癱瘓狀態”。
這兩個“第一”實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廣州幾年前曾制定了“治堵三十項”大綱,顯然,各種治堵措施要不是沒找準癥結,要不是就是沒有真正落實。
整體上,廣州擁堵程度排名全國第三。最堵的五個城市,高峰平均擁堵和嚴重擁堵的里程占比25%左右。也就是說,每出行10公里,有2.5公里是擁堵或嚴重擁堵狀態,駕車速度相當于人的跑步和步行。對高德地圖的數據,廣州市交委并沒有回應。
當然,政府的數據與第三方的數據的差距也并沒有那么離譜。廣州市交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第一周的擁堵指數大幅上漲,工作日的日均擁堵指數為6.50,屬“中度擁堵”,環比上升11.46%。其中,早高峰擁堵指數為4.83,屬“輕度擁堵”,環比上升14.45%;晚高峰擁堵指數為8.16,屬“嚴重擁堵”,環比上升9.85。
或者說,比起年初的整體“輕度擁堵”的判斷,廣州市已經改稱“中度擁堵”了,其中,晚高峰是“嚴重擁堵”。政府數據與高德地圖的數據大體一致。
除了修路、大型活動等特定事件之外,從政民兩個數據的分析來看,擁堵原因都指向臺風降雨天氣、專車快車的出現以及低速但持續增長的汽車保有量。
不管怎樣,擁堵的根本原因就是車與路的矛盾。車的增長太快,路的增長遠遠趕不上車的增長速度。這其中,也包括外地車、外地車牌(本地人用外地牌)的涌入,停車位的欠缺、亂停亂放等因素。因此,廣州把解決擁堵的根本措施放在地鐵公交建設上,認為公交出行率達到70%以上,擁堵就可緩解。而且預計這個目標大概在2017年左右實現。暫時不設想2017年后的事情,問題是,這兩年怎么辦?難道面對“中度擁堵”甚至“嚴重擁堵”無所作為?
其實,好好從“治堵三十項”大綱中進行“配餐”,搞出一個組合措施來還是可以減緩擁堵狀態的。更直接一點,陳建華市長提出的“建、增、管、限”的前三項要抓落實。其中,加大擁堵路段的地鐵建設力度是較為根本的措施;對黃埔大道、廣州大道、中山大道、東風路等擁堵路段全面改造,如有些立交橋下的綠化帶可以改成掉頭車道;建設水上巴士系統,發展公共慢行系統、公共自行車系統、人行天橋及空中連廓系統、地下通道系統等;把地下空間盡量建成停車場,將違規改作他用的停車場恢復原有功能,按片區建設大型停車樓宇;適當考慮建設輕軌和有軌電車等。
但是,真正要立竿見影產生效果可能還得在“限”字上做文章。一個思路是把原先的“限外”方案涉及的地段范圍和時間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另一個思路是,如果對廣佛同城化、省會城市地位等無解,充分照顧周邊城市的利益,那么,可以考慮尾號或單雙號限行,這樣,廣州人與外地人就都平等了。
當然,也可以繼續試探廣州市民的擁堵承受力,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言“限”,假設到了大多數人都喊“受不了”,再出臺限制性措施。今年“無車日”,廣州市延續了三年來冷處理的方式,不再設立禁行區,也不封存公車,領導也不帶頭乘坐地鐵、公交,變得更加“實際”了。這從某一個方面證明廣州的治堵方針已定,正按部就班執行;但是如果在執行計劃的同時,對市民的呼聲有更多的回應,對治堵方案有更好的微調,就更加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