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隨著兩列國產“和諧號”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從上海虹橋站、杭州站風馳電掣般駛出,萬人矚目的滬杭高速鐵路通車運營。這是我國高速鐵路引領世界高速鐵路發展潮流的又一重要標志。滬杭高鐵的開通運營,使上海至杭州的行程縮短至45分鐘,長三角“一小時交通圈”正式形成,滬、寧、杭也真正邁入“同城時代”!
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滬杭高鐵
總投資額:總投資近300億元
設計時速:設計時速350公里
年客運量:規劃年輸送旅客量為單向8000萬人次
工程規模:滬杭高鐵全長202公里,全線設車站9 座,新建車站7座,分別是松江南、金山北、嘉善南、嘉興南、桐鄉、海寧西、余杭站。
工程進展:2009年2月26日開工建設,2010年10月26日開通運營。
長三角呼喚新引擎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動脈,關系到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當前形勢下,加大鐵路投資、加快鐵路建設,是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大決策方針的重要舉措。
近些年來,上海、杭州這兩座南方大都市的經濟互動性和對周圍城市的輻射性愈發明顯。然而,無論是上海、杭州的經濟互動,還是它們對長三角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多的是通過公路來實現。鐵路,一直以來就是這兩座城市互動交通的一塊短板。
既有滬昆鐵路滬杭段穿越長三角滬浙間城市群,運輸最密集時段,每5分鐘就有一趟列車從上海發出,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鐵路運輸負荷最大的鐵路干線之一。這條鐵路最初是客貨列車混跑,隨著兩地間人員流動的加快,增開大批客車,貨車基本停開,運力十分緊張,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這條百年老線的兩條鋼軌,難以承受長三角飛速發展的重載。
據統計,長三角地區鐵路客車常年上座率保持在90%以上,每到春運、節假日客流高峰,“一票難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黨的十六大后,黨中央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全局出發,作出了加快發展鐵路的戰略決策。與此同時,滬杭高鐵的建設也提上了議事議程。滬杭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全國快速鐵路客運網和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2月26日,由鐵道部、上海市、浙江省、寶鋼集團共同投資的滬杭高速鐵路正式開工建設。設計時速350公里,途經上海市閔行、松江、金山區和浙江省嘉興、杭州市,全線設車站9座,新建車站7座,實行“公交化”運營。
連續奮戰18個月后,滬杭高鐵正式建設完畢。在今年9月28日滬杭高鐵試運行中,“和諧號”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列車創下416.6公里的世界運營鐵路最高時速。2010年10月26日,中國高鐵發展史上又一個值得記憶的日子。上海至杭州高速鐵路正式通車運營!快如風,穩如鐘,是同行旅客對滬杭高鐵列車的一致評價。
三大亮點閃耀華東客運大通道
高鐵是高新技術的系統集成。在滬杭高鐵建設中,各路大軍高起點、高標準,以建設安全工程、示范工程和精品工程為目標,采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無砟軌道技術、列車控制技術、調度指揮技術等一系列高鐵先進技術,創造了中國高鐵建設多項建設新成果。
無砟軌道施工技術。據中鐵十局滬杭客專項目部總工程師陳東介紹,滬杭高鐵全部采用無砟軌道施工技術。無砟軌道施工技術是高鐵建設中極為重要的技術,普通鐵路的軌道無法與之相提并論。所謂無砟軌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一根鋼軌鋪到底”,道床沒有枕木,也沒有道砟。這種技術帶給乘客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看窗外景物能感覺到列車在飛馳,而坐在車內卻非常平穩,離杯口1厘米的水都不會晃出來。
使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列車控制系統。通信信號系統是高鐵運行的中樞神經,滬杭高鐵采用的是我國研發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列車控制系統CTCS—3核心技術,通過無線傳輸方式控制列車運行。鐵路專家介紹,滬杭高鐵全線每間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無線基站,保證車地之間調度通信和數據傳輸的通暢;沿途安裝有稱為“千里眼”的先進視頻監控系統,全天候監控路面安全情況。一旦有不速之客侵入全封閉鐵路,監控系統會立刻指令列車自動減速停車。
科學、精確控制沉降。滬杭高鐵沿線經過杭嘉湖平原,表層沉積物以細顆粒泥沙為主,地表水豐富,土質松軟,地面沉降是沿線地區典型的地質災害。一旦發生沉降不均,軌道高低不平,高鐵就不能高速運行。堅如磐石的路基和橋墩是滬杭高鐵的安全關口。施工時,工程技術人員采用管樁對基底進行加固處置,在全線最柔軟線路上,密集打下各類樁基20萬根,使路基達到堅實、平整要求。橋梁鉆孔樁大部分孔深在60米以上,連續梁樁基孔深在80米以上,大跨度連續梁樁基孔深在100米以上,道床全由鋼筋混凝土澆筑,以嚴格控制沉降,確保施工質量安全。
高鐵效應初顯
滬杭高鐵作為我國又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與京滬高鐵、滬漢蓉通道、杭長和東南沿海高鐵緊密銜接,并與杭甬、滬寧、寧杭等高鐵連接,組成覆蓋長三角地區并向其它區域輻射的快速客運網。這條高鐵投入運營后,對于加快實現客貨分線運輸、有效緩解長三角鐵路運輸緊張狀況、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助推東部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5分鐘的高鐵旅程,貫穿了杭州與上海間的眾多城市。對于各個城市來說,空間的距離不再遙遠,同城發展、借力發展、互補發展將成為新趨勢。
在高鐵貫穿之地,許多最靠近上海、杭州的中小城市在等待承接產業轉移的時候,突然發現在距離上失去了優勢,“客廳經濟”極有可能變為“過道經濟”。
100多年前,桐鄉曾遺憾地與鐵路“擦肩而過”;100多年后的今天,機遇再次降臨,桐鄉人終于盼來了鐵路。“滬杭高鐵”在桐鄉設站,這不僅意味著桐鄉從此將結束沒有鐵路的歷史,而且還一舉跨入了“高鐵時代”,未來幾年,桐鄉將因“高鐵”而迎來一個嶄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滬杭高鐵的建成通車,浙江嘉興、嘉善等沿線城市也紛紛打出“高鐵經濟”牌。嘉興在滬杭高鐵嘉興站交通樞紐中心的周邊區域,規劃了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的嘉興國際商務區,重點發展商務會展、科技研發、服務外包及高端房產等新興現代服務業。嘉善縣則試圖把高鐵嘉善站所在的大云鎮打造成嘉善的第二個“西塘”,著重建設大云溫泉生態旅游區。“高鐵效應”已經顯現。
“鋼鐵巨龍”疾速飛越,圓夢百年。滬杭高鐵宛如一道美麗的彩虹俯臥在滬杭兩地之間,勾勒出經濟新版圖!滬杭高鐵寄托夢想與期待,穿越歷史和未來……滬杭高鐵,縮短人們時空距離,增添都市發展活力,加速長三角邁向現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