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重點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推動《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和《河南省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2015年新型城鎮化工作重點圍繞解決“三個一批人”(一批已進城就業定居的農民工落戶,一批城中村居民轉戶,一批農村富余勞動力有序轉移)問題,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中原城市群競爭新優勢培育、新興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設“四大工程”,有序開展新型城鎮化試點,推動新型城鎮化取得新突破,力爭2015年年底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7%左右。
一、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程
1.貫徹落實國家推進“三個1億人”(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城鎮化實施方案。研究制定我省推進“三個一批人”城鎮化實施方案。
2.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鄭州市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其他省轄市、縣(市)制定完善促進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具體政策,重點解決一批已進城就業定居農民工落戶問題。
3.推動居住證制度落地。跟蹤國務院居住證管理辦法制定進度,適時研究制定我省居住證管理辦法和實施意見。
4.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保障能力。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完成農村勞動力培訓60萬人次。
5.強化住房保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37號),編制城鎮棚戶區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計劃(2015—2017年)。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同步推進居民轉市民,確保全年新增保障性住房47.81萬套,基本建成30萬套,新增發放租賃補貼1.17萬戶。
6.增加城鎮基礎教育資源供給。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擴充城鎮義務教育資源五年計劃,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00所、城鎮中小學200所左右。
7.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水平。按照《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有關規定,修訂完善我省相關區域衛生規劃,制定出臺《河南省衛生資源配置標準(2015—2020年)》,積極推動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和空間布局合理調整。持續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配套政策措施,促進健康服務業、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加強基層文化、體育等設施項目建設。
8.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以養老、醫療保險為突破口,解決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和銜接問題。全面開展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加大社會救助力度,實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9.強化農民權益保障。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濟源、新鄉、鶴壁、焦作、漯河、三門峽、商丘、信陽市和10個省直管縣(市)以及通許縣全面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4000萬畝左右的確權登記頒證任務;制定全省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指導意見,加快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10.完善省級財政轉移支付辦法。研究建立省級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結合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成效分配新型城鎮化轉移支付資金。
二、實施中原城市群競爭新優勢培育工程
11.開展中原城市群和大鄭州都市地區發展思路研究。針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機遇,組織開展相關研究,提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原城市群和大鄭州都市地區發展的思路、目標、空間布局和重大舉措。
12.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加快航空港樞紐建設,確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工程、鄭州至機場城際鐵路建成投用,力爭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50萬噸。加快物流體系建設,深化與國內外大型物流集成商合作,提升國際貨運集疏能力。加快高端制造業集聚,基本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研發制造基地,力爭全年智能手機產能達到2億部。支持航空港區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13.推動大鄭州都市地區建設。開展組合型大鄭州都市地區規劃問題研究,完成鄭州國際商都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推動鄭州與開封等毗鄰城市融合發展。
14.提升地區性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推進老城區改造,增強高端要素集聚功能和區域服務功能。根據國家縣級市和市轄區設置標準,適時推進城市行政區劃調整,推動中心城區內已基本實現城市化的鄉鎮改設街道辦事處。
15.加快推進“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和城際鐵路建設。基本建成鄭徐客專主體工程,推動鄭萬鐵路河南段全線開工建設、鄭合鐵路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鄭州至太原、鄭州經濮陽至濟南鐵路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至鄭州南站聯絡線;完善鄭州鐵路樞紐規劃。
16.積極推進公路網建設。加快許昌至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快速通道建設,全省新增高速公路400公里以上,升級改造二級以上公路2000公里以上,全面推進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鄉村暢通工程,新改建縣鄉公路5000公里。
17.推進城市群物流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航空港口岸優勢,建立一站式大通關服務體系,實現全省各關區通關一體化。開通城市間快件陸路運輸干線,實現互寄快件24小時寄遞。推進區域物流通道建設,加強交通運輸場站、多式聯運設施、綜合型和專業型物流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爭取開通省際集裝箱運輸通道和班線,支持各地物流企業組建戰略聯盟,共建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
三、實施新興中小城市培育工程
18.壯大縣城規模。加快老城區棚戶區、一戶一宅居住區和城鄉結合部連片整治改造,建設一批高品質的城市綜合體,提升城市品質。支持有條件的縣(市)高標準規劃建設新城區,適度拓展縣城發展空間。積極推進縣政府駐地建制鎮改設街道辦事處工作。全面加強城區水、電、氣、通信、信息等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城鎮優質教育資源和配套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吸引農村人口向縣城集中,擴大縣城人口規模。
19.加快省直管縣(市)發展。進一步深化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以建成人口50萬左右的地區副中心城市為目標,加快省直管縣(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及審批進度,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建設,實施產業規模倍增計劃,以產業集聚促進人口集中。
20.實施重點鎮建設示范工程。制定出臺我省重點鎮建設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篩選確定省重點示范鎮(非縣城駐地)名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鎮容鎮貌綜合整治,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開展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有序開展建制鎮示范試點工作。
四、實施新型城市建設工程
21.推動節約型城市建設。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推進鶴壁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加快推進鄭州、平頂山、焦作市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項目建設,完成18個省轄市、10個省直管縣(市)和產業集聚區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推動省轄市在新城區啟動地下管廊建設試點工作。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015年完成300萬平方米改造任務,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00萬平方米。開展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支持5家左右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3—5個城市布局建設靜脈產業園。
22.推動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繼續實施城市河流清潔行動,全年治理河道800公里左右,基本消除建成區污水直排現象。實施藍天工程,完成各省轄市、縣(市)建成區集中供熱供氣覆蓋范圍內10蒸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拆除或清潔能源改造工作,開展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運輸揚塵污染防治、黃標車淘汰、餐飲油煙治理工作。全面建成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完成中心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0萬噸/日左右。繼續實施城鎮基礎設施擴能增效工程,新增城鎮供水能力80萬噸/日,新建、改造排水管網800公里以上;加快推進鄭州市軌道交通建設,開工建設3號線一期、5號線。
23.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實施“寬帶中原”戰略,加快光纖寬帶網絡、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網絡建設優化,積極推進各地“全光網城市”建設,確保年底前新增4G基站4萬個,既有小區光改率達到85%,8兆以上寬帶用戶占比達到55%。積極推進“三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融合,加快全省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寬帶化升級改造。實施“互聯網+”益民服務行動,積極推動政務、健康醫療、城市交通等領域智慧化應用。深入推進鄭州市、開封市、鶴壁市、漯河市、南陽市、濟源市、新鄭市、洛陽市、許昌市、舞鋼市、靈寶市等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
24.推動人文城市建設。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歷史街區保護,提升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大運河河南段、絲綢之路河南段等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繼續實行省、市、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鼓勵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五、有序開展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25.推動國家級試點城市試點方案落實。洛陽市、濮陽市、蘭考縣、新鄭市、禹州市5個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市、縣要根據國家批復的方案,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選擇本地亟需突破的發展和改革瓶頸,開展先行先試。蘭考縣、偃師市、禹州市3個縣(市)要重點圍繞深化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開展探索。
26.積極開展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研究制定我省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實施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推動開展探索。支持獲嘉縣等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多規合一”試點。
27.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研究制定調整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行政區劃的指導意見,推動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與所在行政區通過雙層管理、套合、調整行政區劃等辦法,逐步實現對區域的有效管理。貫徹落實《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的指導意見》(豫發〔2015〕3號),推動各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研究制定實施計劃和年度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城市功能區連片綜合開發、都市生態農業園區等工程建設。
28.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引導點建設。根據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選擇確定第一批新農村建設引導點名單并啟動建設,適時啟動第二批引導點綜合評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