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幾次有機會結緣佛事:月初隨友人登山去龍泉寺聽課,又有兩次參加街頭奉粥和義工,目睹許多師生熱忱推動公益事業,參與其中深受教育。月末意外讀到一則消息,報道學誠法師兩會期間答記者問,解惑城鎮化,居然引經據典援引著名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名著名段,讀后感慨萬端。
今年兩會期間《望東方周刊》記者采訪學誠法師,提問:城鎮化過程中人們觀念心理受到沖擊,您對此怎么看?如何從操作層面借助佛法化解信息化時代的群體性孤獨?
學誠法師的回答頗富書卷氣。他說,佛在世時,佛陀和他弟子們依城而住,每天上午都會進城乞食,與城市居民互動,解決人們內心世界的難題。“佛法是一門御心之學。從古至今積累大量修習正念,把握自信法門。同時佛教寺廟傳統生活方式也一直持續傳承著那些特有的、未被文字化的整體性知識,通過設身處地參與來引導人們去經歷那些非概念化的、無法言表的心靈體驗,彌補當時以及當今時代人們內心的那些先天缺失,從而給大家提供一個契機,破除潛藏于我們心底的,隨自我意識而產生的深重孤獨感。”
學誠法師接著引用經典著作的經典段落說道:“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的研究表明,在城市成為人類永久性固定聚居地以前,最初只是古人聚會地點,古人類定期返回這些地點進行一些神圣活動。所以,這些地點是先具有磁體功能,而后具有容器功能。這些場所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進行感情交流和尋求精神激勵;這種能力同經濟貿易一樣,都是城市的基本標準之一,也是城市固有活力的一個證據。”
接著他說,“由此可見,在城市起源中,它最初就帶有一種精神性質的內驅力。因此,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其最終訴求也即在于給人類帶來心靈慰籍和精神充實。佛陀在49年化行生涯中,一直不停地游走在古印度各大城市之間,也由此產生出一個與當時時代思想、社會生活密切結合的佛教體系。”
芒福德著作中的這一段落,許多專業人員長久以來熟視無睹,如今在解答記者問當中被一位佛學大法師畫龍點睛。在諸多專業工作者尚且為城鎮化究竟是途徑還是歸宿,是手段還是目的爭論不休之際,法師援引經典段落指出城鎮化最終歸宿在于為人類彌補心靈空虛。寥寥數語,可謂點睛之筆!學誠法師閱讀范圍之廣,閱讀效果之精準,令人贊嘆。如此一針見血持論,更令人感動!
芒福德有關城市的著述《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城市文化》被奉為世界經典。其中闡述的城鎮理論其實是他龐大思想體系組成部分之一,實質是為深陷危機的人類和文明提供的諸多解決方案中的一兩種。他這些思想主張享譽世界,中外學術界幾乎有口皆碑。自1982年他的名篇《城市的形式與功能》等著作陸續譯介到中國,已過去33個年頭。但在中國學術界和專業領域至今贊譽者多,慎讀者寡。最要命的是,主流城市理論界和城鎮專業實踐,幾乎完全不知道這些經典思想主張。甚或可以說,中國城鎮理論和專業界基本上還不知道這個人物及其思想主張的真價值。主管城市科學的部長大庭廣眾口稱“芒德福,芒德福……”令聽眾瞠目!因而官至尚書的大員費盡心機也只能寫出城鎮是《為了繁榮與舒適》之淺陋著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時值中國大陸城鎮化高速發育的頂峰時代,學界和專業領域至今拿不出完整的城市概念和基本真確的理論模型交給如火如荼的國家和大眾城鎮化發展建設的偉大實踐。這堪稱中國城鎮化高潮中最尷尬卻又慘遭模式化的真相!城鎮建設實踐在極大程度上還輾轉于紛亂迷離,不覺悟以往慘痛失敗教訓。面對深厚歷史積累和遺產,不善鑒別,不會取舍,不懂珍惜!熱火朝天的城鎮化當中,黃鐘毀棄,瓦釜齊鳴,洋垃圾替代真寶藏!在城鎮化重大路線、理論以及思想方法上,手段與目的互相混淆,路徑與歸宿不加區分,經年碌碌而不知所終!
學誠法師要求自己每年讀書一百本,要求下屬師傅每周閱讀一本,而且學以致用,致力于佛法服務與和諧社會建設,努力化解機械文明帶來的精神虛無。為什么法師能從讀書中獲得智慧?為什么他能畫龍點睛說透城鎮化的實質,而許多專業人員雖有知識,卻缺少這份智慧和眼光?
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有必要召開專題會議?檢閱三十年理論煌煌出版成就的同時思索理論與實踐長期割裂及其根源和治療辦法,推動包括芒福德著作在內的一系列經典理論與中國宏偉實踐密切結合,力求盡早扭轉經典與實踐互相割裂,學者不讀書,專家不懂經典等等陋像,進而力挽狂瀾,彌補慘痛損失于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