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交通技師學院94名學生經歷了一場特別而溫馨的畢業典禮。院長楊經元親自為每個人戴上“巧匠冠”,頒發“技位證書”。作為職業院校的學生,他們不僅有了專屬的學位服——“匠士服”,還有了與學位證相對應的“技位證”。(7月13日《中國青年報》)
云南交通技師學院院長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此舉源于“職業教育至今沒有讓畢業生獲得肯定的評價體系,學生走上社會抬不起頭來。”然而,云南交通技師學院這么做,畢業生將來走上社會能否真正“抬頭挺胸”,恐怕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職業院校的學生在社會上有沒有地位,能不能抬頭挺胸做人,究其原因比較復雜。既有社會上的偏見,也有學生自身不夠自信。
消除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云南技師學院自己設計的“匠士服”、“巧匠冠”,自己頒發的“技位證書”顯然不能解決問題。畢業典禮的“匠士服”、“巧匠冠”,總不能天天穿在身上、戴在頭上。學生畢業走上社會之后,還得穿上企業的工作服;至于學校頒發的“技位證書”,更不能天天貼在臉上。退一步說,即便是可以穿著“匠士服”、戴著“巧匠冠”,懷揣著學校頒發的“技位證書”去上班,恐怕也不能真正贏得老板的器重、他人的贊賞。原因很簡單,一個人走上工作崗位,用人單位主要還是看他的實際工作能力與水平,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等東西不過是一塊“敲門磚”而已。
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自信,也不是“匠士服”、“巧匠冠”、“技位證書”幾樣東西所能解決的。雖然云南技師學院聲稱“匠士”隊伍培養目標是:德育上重養成、技能上有高度、知識上有廣度、發展上有維度。但給學生頒發“技位證書”終究只是該院的“獨創”,并非全國通用,更非國際通行。學生畢業后,無論是求職,還是將來職稱晉升,“技位證書”都不能獲得社會承認。說得直白一點,該院發的“技位證書”就是廢紙一張。
事實上,云南技師學院給學生發“技位證書”的做法并不新鮮。去年,湖北某高職院校就曾經向畢業生授予“工士學位”。后來,有記者向教育部求證,得到的答復是:我國學位序列中還沒有“工士”學位。可見,無論是湖北這所高職院校給畢業生頒發的“工士”,還是云南技師學院給學生發的“技位證書”,都只是一個校內稱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學位證書。
湖北、云南兩家職業院校的探索,反映出當前我國職業院校畢業生無學位這一現實。我國現行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與國外的學位基本對應,但缺少副學士學位。
據報道,我國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將有一半左右轉向職業教育。隨著職業院校的增加,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學位問題,是一個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唯有全國一盤棋,讓職業院校學生拿到國家頒發的通用證書,才能真正獲得用人單位的承認,讓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有底氣。
去年,國家教育部發言人曾表示,教育部正在加快推進“研究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學位制度”。既然教育部在推進職業教育學位制度,我們還是希望這一制度能夠早日出臺,省得各地職業院校自己瞎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