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未來三年以及十年的發展目標,提出包括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等在內的11項重點行動,并就做好保障支撐進行了部署。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頂層設計將加快推進“互聯網+”的發展,有利于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催生經濟新格局。
醫療教育交通等互聯網應用更豐富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互聯網+”發展目標:到2018年,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互聯網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互聯網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這一目標體現在四個層面:在經濟層面,互聯網在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業態不斷涌現,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在社會層面,健康醫療、教育、交通等民生領域互聯網應用更加豐富,公共服務更加多元;在基礎設施方面,網絡設施和產業基礎得到有效鞏固加強;在發展環境方面,互聯網融合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有效破除,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
關于“互聯網+”的十年發展目標,《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在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指導意見》提出了包括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等在內的11個重點行動,既涵蓋了制造業、農業、金融、能源等具體產業,也涉及環境、養老、醫療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
在“互聯網+”協同制造行動中,《指導意見》提出,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在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型制造,打造一批網絡化協同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形成制造業網絡化產業生態體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說,這將推動生產制造模式變革和產業組織創新,智能制造將成為新型生產方式,制造業服務化將成為產業發展新趨勢。
在“互聯網+”益民服務行動中,《指導意見》提出,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此外,“互聯網+便捷交通”將促進公共交通服務效率、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互聯網+綠色生態”將構建面向循環經濟的綠色發展新模式。而降低行業進入壁壘、加強融合監管等保障舉措將進一步促進互聯網與民生領域的深度融合。
觀點
必須逐步破除行業壁壘放寬準入限制
僅從互聯網經濟本身而言,我國就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理論測算結果表明,2014年我國信息經濟總量達16.2萬億元,同比增長21%,占G D P比重超過26%,已成為拉動G D P增長的主要力量。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信息經濟占G D P比重依然較低,未來增長空間大、后勁足。
在一些專家看來,確保“互聯網+”行動的落地,必須營造包容有序的監管環境,逐步破除行業壁壘,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準入限制,推廣負面清單,擴大市場主體平等進入范圍。同時,政府應推動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優化資源配置,并加強重要領域的引導扶持。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認為,一些事關產業發展全局的戰略性變革,若依靠市場力量難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新生態,政府要大力引導和支持,避免碎片化發展。同時,她也指出,企業應該是實施“互聯網+”的主要載體和踐行者,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應致力打造“互聯網+”產業生態圈,傳統企業則需依托互聯網在創新模式、商業模式、生產方式、組織機構、人才結構等方面進行深度變革調整,打造新經濟形態下的轉型升級新優勢。
“‘互聯網+’不是找最容易的領域,而是找比較難、對國家整個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式轉型具有意義的領域去推動。”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說。“互聯網+”行動的提出,最大的焦點在于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加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創業創新
充分發揮互聯網對創業創新的支撐作用,推動各類要素資源集聚、開放和共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
+協同制造
積極發展智能制造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提升網絡化協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業服務化轉型
+現代農業
構建依托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發展精準化生產方式,培育多樣化網絡化服務模式
+智慧能源
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智能化,建設分布式能源網絡,發展基于電網的通信設施和新型業務
+普惠金融
探索推進互聯網金融云服務平臺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拓寬服務覆蓋面,拓展互聯網金融服務創新的深度和廣度
+益民服務
創新政府網絡化管理和服務,大力發展線上線下新興消費和基于互聯網的醫療、健康、養老、教育、旅游、社會保障等新興服務
+高效物流
構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體系,建設智能倉儲系統,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調配體系
+電子商務
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行業電商和跨境電商,推動電子商務應用創新
+便捷交通
提升交通基礎設施、運輸工具、運行信息的互聯網化水平,創新便捷化交通運輸服務
+綠色生態
推動互聯網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加強資源環境動態監測,實現生態環境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
+人工智能
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突破,培育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推進智能產品創新,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
七方面保障措施:
●夯實發展基礎
●強化創新驅動
●營造寬松環境
●拓展海外合作
●加強智力建設
●加強引導支持
●做好組織實施
2018年
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互聯網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互聯網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2025年
“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互聯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互聯網+”會帶來哪些改變
1 企業向“制造+服務”轉型升級
炎炎夏日,在北京豐臺的一幢公寓樓內,黃先生享受著清涼舒適的室內環境,他新安裝的這臺云空調,能夠根據北京豐臺當地實時天氣狀況自動調節屋內溫度和濕度。1000多公里外的廣東佛山,志高空調總部云服務控制中心大屏幕上,跳動著全球各地志高云空調用戶的屋內溫度、濕度、當地氣候等指標數據,黃先生家空調的控制指令就從這里發出。《指導意見》鼓勵制造企業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整合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形成面向生產組織全過程的決策服務信息,為產品優化升級提供數據支撐。鼓勵企業基于互聯網開展在線增值服務,拓展產品價值空間,實現從制造向“制造+服務”的轉型升級。
2 通過互聯網定制個性化產品
“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是《指導意見》的一項重要內容。《指導意見》提出,支持企業利用互聯網采集并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推進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開展基于個性化產品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鼓勵互聯網企業整合市場信息,挖掘細分市場需求與發展趨勢。長安汽車近日推出新奔奔車型為打造“私人定制”模式試水,消費者可通過互聯網平臺定制產品,每款車型都將有1728種定制方式,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3 傳統企業在網上“買”服務
“鼓勵制造業骨干企業通過互聯網與產業鏈各環節緊密協同,促進生產、質量控制和運營管理系統全面互聯,推行眾包設計研發和網絡化制造等新模式。”遵循《指導意見》中提出的這一理念,央企航天科工集團眼下正在布局名為“航天云網”的“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服務平臺。幾個月前,貴陽南明老干媽食品有限公司需要一套二維碼防偽追溯系統,在省內找了一圈兒沒有成功。此番通過在“航天云網”發布需求,立即收到很多反饋,目前已得到業內優勢企業的積極響應并開展方案對接。
4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互聯網+”益民服務行動明確提出,充分發揮互聯網的高效、便捷優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務消費成本。這不僅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也給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在珠海橫琴新區,總投資約22億元、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管廊正在緊張施工。綜合管廊是通過將電力、通信、給水、燃氣、垃圾真空管等多種管線集中鋪設的城市基礎設施,借助互聯網技術,這項由央企中國中冶設計并承建的綜合管廊項目設置有遠程監控、智能監測、自動排水、智能通風、消防等智能化管理設施,確保管廊內安全運行,將是國內智能化控制最高的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