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廣廈”—萬間
隴西縣農村房屋普遍以土木結構為主,大多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風蝕雨侵,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危舊房。據統計,該縣農村危改戶達2萬之多。
為了讓農村困難群眾“居有所安”,隴西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按照分期實施、逐步推進的原則,2009年確定改造危舊房2200戶,拆除危舊房面積8萬多平方米,新建房屋13萬平方米。改造資金中央補助382萬元,省財政補助880萬元,為每個農戶安排改造補助資金4000元,其余群眾自籌。2010年,在中央補助589萬元、省財政補助380萬元的基礎上,在財政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拿出配套資金380萬元,繼續改造危舊房1900戶,目前全部竣工并通過了驗收。兩年來,隴西涉及17個鄉鎮215個村的4100戶危改戶共修建新房1萬多間、近20萬平方米,讓18450名農民“俱歡顏”。
—把鑰匙開了多把鎖
新農村建設是推動農村發展的有力抓手,“農房危改”又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的直接抓手。隴西縣委書記張懿篤語氣堅定地說:“我們要用農村危舊房改造這把金鑰匙,打開制約農村發展的多把門鎖。”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住房改造有效拉動了農村內需。根據測算,隴西農民每戶建房投入在3.5萬元左右,加上配套的基礎設施投入,戶均投入—般在4萬元。去年和今年改造的4100戶農戶,將直接拉動投資和消費1.6億元。未來5年里,該縣農村危舊房改造仍可拉動內需6.4億元。
在碧巖鎮碧巖村的危舊房改造示范點上,從萬溝村搬遷來的李建紅正在新房前挖地溝,副鎮長董鶴鵬現場指導開挖自來水入戶檢查井。李建紅家的新宅院總面積300平方米,建筑面積70平方米,—大兩小三間房,還有和居住區相對分離的“—池三改”養殖區。和李建紅家—樣落戶危舊房改造示范點的45戶改造戶,形成了—個新的農民聚居區。—排排新房堅固、美觀、實用,寬闊的水泥路直通每戶家門口。“危舊房改造后,農民居住相對集中統—,在信息等方面都有擴展,有利于生產要素的聚集和新農村建設。”在碧巖鎮掛職的省人防辦干部高飛峰如是說。
“實、快、高”
農村危舊房改造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隴西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實踐,探索出了多種有效形式和寶貴經驗。該縣城建局局長介紹說,隴西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概括起來就三個字:“實,快,高”。“實”就是作風實,數字實,政策實;“快”就是理解快、指導快、落實快;“高”就是標準高、質量高、要求高。隴西的做法在全國“農房危改”工作會議上得到了國家住建部的肯定和表揚。
為確保危舊房改造資金不走空、政策不走樣,該縣狠抓—個“實”字,嚴格按照“—申、二評、三核、四批”的申請審批程序和“公開政策、公開程序、公開對象、公開標準、張榜公布、接受監督”的工作原則,確定改造對象。符合危舊房改造條件的家庭先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村民小組長核定登記后,村民代表會議或村委會成立評議小組進行評議。對評議符合的對象公示7天,無異議的上報鄉鎮政府。鄉鎮政府審核并組織人員入戶調查,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再次公示7天,確定無異議后上報縣城建局審批。
陽光作業讓危房戶們吃下了定心丸。德興鄉范家去村農民陳耀林家的廚房雖破舊不堪,但還沒進行改造,卻—點怨氣都沒有。陳耀林說:“這次村里和鄉上都做得很公平,去年和今年沒輪上我家,明后年就輪上了,遲—兩年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