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國務院辦公廳于日前批轉國家發改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關于國企改革的“1+15”體系(即此前的“1+N”體系)首次具體亮相。
根據《通知》,“1”即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15”則包括制定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系列配套文件,制定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方案等多項細則。
而關于此前“政府管理國企還是管理資本”的討論,此次的《通知》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加快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試點,形成國有資本流動重組、布局調整的有效平臺。”至此,“國資監管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經營性國企”的三層國有資產管理架構終將形成。“這將減少政府對國企的干預。”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此前學界曾有討論,稱將要把國資委變為持股平臺,以此管理國資。而此次《通知》的下發意味著這種可能性在現階段已不存在。“國資委類似于一個行政機構,直接持股一定會形成行政干預。而在未來,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成立后,追求資本和盈利最大化就成為了這類企業的追求。這就形成了政企分開。”高明華說。
關于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未來的組建方式,高明華表示,或將采取由既有大型企業改組而成的方式,新建企業可能性較小。“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可能將由很多集團性質的企業改建而成,尤其是央企和一些地方的大型國企。”高明華表示:“如果重新組建新的企業,再由其來控股那些大型企業,可能會面臨較大的阻力。因為現在國有企業自身的層級就很多,再在上面搞一個控股公司,就可能產生很多問題。”
此前,曾有國資委內部人士透露,改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至少要符合以下條件:企業集團至少100億—500億元規模;實體業務大部分放進上市公司、股權產權清晰;流動資產比例大;有跨行業的股權投資。由此,“三桶油”、國家電網、中鐵等央企都被視作熱門候選企業。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實際上是控股公司,不過其只做資本經營,不做實體經營。”高明華說:“中國很多集團的母公司有生產經營功能,可以將這部分功能剝離出來,只負責資本經營,即把其變成控股公司。可以保持既有的公司格局,根據經營狀況來決定對哪個下屬子公司進行重新投資。如果哪一個子公司做得比較好,即可對其加大投資。”
同時,“由于中國的很多企業體量較大,所以中國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上來看,數量肯定不止一家。”高明華說:“從中央層面看,如果把那些大型的國有企業的母公司分割出來,那么恐怕至少要有10家至20家。各省份內可能也是這個數量,即也是10余家左右。成立后,這些企業彼此之間可以競爭。未來,中央的企業也可以投資地方。”
目前,廣東、重慶、江西、湖北、遼寧、吉林、貴州、湖南、山西等多個省市均已開始探索國資投資運營平臺建設,并明確表示將在今年內有實質性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