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日本的東京、大阪、京都等大城市的論文、出版物有很多。對這方面關心的中國讀者或已經掌握、接觸了這些知識。本文把研究對象明確為日本的中小城市,對其形成過程進行論述,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個參考。
為理解中小城市,本文聚焦其形成過程,是因為任何城市在形成過程中,它的特點都會遺留下來。任何國家、地區,不管在什么時代,城市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經常是受前一個時代,或者是臨近區域強大的文化、經濟、政治、有時甚至是軍事的影響而形成的。特別是中小城市受到來自外部的影響更加顯著。大城市其實也一樣。只是大城市中,因為各種各樣的要素“混雜”在一起,所以我們不太容易認可它的特征,特別是形成過程中的痕跡。本文僅以日本的中小城市為對象進行論述的目的就在于此。
本文論述了9個城市。一般來說,論述城市史的概要有好幾種方法。本文選擇沿著時間的軸線對“有形成史的,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城市進行描述,同時并列敘述具有“現代功能、目的和特色”的城市。
本文將用以下的視點對日本的近1000個城市進行篩選。
歷史性城市:在日本近1500年的城市形成史中選擇各個時代的 “典型”城市。 日本的城市形成大致從6世紀左右開始。一般的方法是將城市形成過程大致劃分為“古代”、“中世紀”、 “近世”、“近代”。本文也采用這個通常的區分方法。在每一個時代里選取一個典型的城市為例,介紹其形成史。“典型”的意思是,它是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特征的城市。從這點來說,“大城市”是各種要素的復合體,難以理解城市的時代特征。相比之下中小城市更加明了一些。
近代、現代城市:現在來看 “古代”、“中世”、“近世”,它們的時代特征比較單純,相信讀者朋友們能從分別列舉的每一個城市中,了解到它的形成史。但是對于“近代”(僅僅幾十年前的事情),舉出一個“典型”城市是不可能的。于是,我設定了以下幾個選擇城市的視角:在近代經濟飛速發展中形成的城市;從近世閉關鎖國到開放,并在外國的影響下而形成的城市;在大城市(首都)功能分散構想中規劃的城市;在西方文化進入的過程中,作為休閑、療養地而發展起來的城市;還有將現代的“主題公園(Theme park)”建設成城市的嘗試,以及對于分散首都功能的構想,將追加論述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
我從這些角度選擇城市并論述其形成史,但每一個城市中都混合了各種各樣的要素,我的論述并不十分充分,希望各位讀者朋友能從我的零碎論述中理解日本中小城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