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起,海南中部生態核心保護區取消GDP考核,作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需要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他們徹底放棄了對土地財政、工業增加值的幻想,大力調整產業結構,2014年全縣旅游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排名全省第一。瓊中人驚喜地發現:GDP考核取消了,農民增收卻變快了。(4月27日《人民日報》)
曾幾何時,很多地方唯GDP論英雄,為此不惜拼環境、拼資源、拼能耗,為了GDP增長而置環境承受能力于不顧,為了獲得“金山銀山”而不惜糟蹋綠水青山。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明確表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保住綠水青山”。
這是對生態文明和科學發展觀生動而形象的概括,深刻闡明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證關系,既是對過去發展方式的糾偏,也為發展方式的轉變指明了方向。既要發展GDP、提高民眾收入水平,又要建設生態文明、保護自然環境,魚與熊掌能否兼得?瓊中縣的實踐表明,發展GDP與保護環境可以兼得,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能夠兩全其美。因為,生態優勢可以轉化為經濟優勢,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實際上,瓊中縣的情況并非孤例。譬如,綠水青山已經成為浙江鄉村旅游的優勢資源,德清縣冷坑里自然村的民宿,浙江麗水市的土面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已表明綠水青山和優質生態成為當地的最大資源。無論是綠色農業還是生態旅游業,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都表明了一個道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要保住了綠水青山,何愁沒有“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