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主任研究員
如果從一個跨越200年的中國社會的大轉型看城市化,今天的城市化進入的加速階段實際上應該是從1840年開始。我把它分成兩個階段,1840年到1937年是第一次浪潮; 1937年到1978年通過戰爭和計劃經濟中斷了城市化過程,所以從1978年至今是第二次浪潮。兩者比較中間可以看到,第一次浪潮是中國從被動走向主動開放,從片面走向全面開放的過程,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一個單純經濟的開放。
改革開放這30年,我們的經驗就是完成了一個市場體系,而這個市場體系其實是開放帶來的,是市場經濟中間與高手“同窗共讀”的方式帶來的,這一輪的開放是依托第一次浪潮中開放的城市。比如深圳特區,它發揮的是第一次浪潮中割讓的香港的作用;浦東發揮的是當時租界城市上海遠東金融中心的作用;濱海新區發揮的是當年北方經濟中心、有著九國租界天津的作用,當然兩江新區發揮的是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重慶的作用。
14個沿海開放城市無一例外都是第一次浪潮中間的開放城市,多數是約開口岸城市,個別的是自開口岸城市。這30年來重要的缺憾就是體現在我們是片面的開放,僅僅在經濟上開放,帶來的是經濟增長,我們用一系列特殊政策所建立的一系列經濟功能區都是加工區,百強縣、百強鎮都是工業縣、工業鎮,這么大的建設量卻絕少再造像杭州、上海那樣的魅力城市,更別說我們這30年沒建成世界名城!片面的開放、片面的增長帶來的是今天淺層開放、深層封閉,我們在市場經濟中間對外開放,公共經濟是大門緊鎖,我們引進技術管理,拒斥文化教育,引進物質文明,拒斥精神文明。
30年過去了,我們中國今天被世界認為是個大國,卻不被認為是個強國。現在最新的這幾輪改革不僅在沿海,而且都跑到海島上去了,當外國人到中國來不僅做生意,市民變成一個居民的時候,他會不會更深刻的影響我們的體制,影響我們的整個社會。
我提的建議就是中國需要的不僅是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而且是全面縱深開放試驗區,這種試驗區是什么呢,就是在文化、新聞、教育、出版、醫療、衛生、社會建設、宗教信仰與人類先進文明的高手過招,只有在過招的過程中間,我們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才能以更加開放的體制營建健康幸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