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工貿違法向沙漠腹地排污,記者探訪——
3月21日,甘肅省武威市榮華工貿有限公司向騰格里沙漠腹地違法排放污水事件被曝光。
3月24日,長江商報記者奔赴甘肅蘭州、武威,并于25日下午、26日上午兩度進入榮華集團,并在26日徒步深入騰格里沙漠5公里,對榮華工貿的排污地進行了調查探訪和污水采樣。記者調查發現,榮華工貿排放的污水雖然大部分已被抽走,但留存的污水仍有數個足球場大小。而更令人心驚的是,榮華工貿對部分污染地直接進行了填埋處理,部分污水和底泥已被掩蓋在厚厚的泥沙之下。這與媒體報道中的“據了解,留存的污水大部分已運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完畢,對底泥的處理將待專家論證后再實施”完全不符。
受污染沙漠離最近生活區僅兩公里
記者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看到那個排放污水的臭水塘時的情形:黑黝黝的污水像原油一樣粘稠,令人作嘔的惡臭氣味撲鼻而來,綿延數公里后才逐漸消散。在連續嘔吐了3次、戴上兩個口罩后,記者才感覺稍微好一點。饒是如此,惡臭仍刺得人不停流淚,在水塘附近停留了約10分鐘,頭疼的感覺也越來越強烈。
而這些受到污染的沙漠,距離最近的生活區南面五墩村僅2.17公里,另外西、東、北三面20公里范圍內幾乎是無人居住的沙漠,被稱為“八十里大沙”。
八十里大沙,海拔1500-1600米,以紅水河(干河溝)為界,靠紅水河沿岸多呈新月形和沙鏈,沙丘迎風坡朝向西北,沙漠多為固定沙丘。
這里,也是榮華綠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要找到污染地,必須要從榮華集團通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榮華排污之隱蔽,如甘肅省環保廳監察局稽查科一名調查人員所說,“如果不是無人機和GPS定位,問題可能會發現得更晚。”
3月25日下午4時,記者一行在武威市區乘出租車第一次前往榮華排污地,下午5時許,在榮生沙漠公路遇到武威市涼州區民警攔截,同行有一名涼州區政府工作人員稱采訪必須獲得武威市委宣傳部允許,隨即警車隨記者一行回到市區。
污水并未“處理完畢”,底泥就地掩埋
3月26日一早,記者驅車進入榮華集團。雙向4車道的水泥路很好走,這條全長50多公里,據說可以直通內蒙古的“康莊大道”就是榮華公司修建。
進入沙漠25公里左右,導航顯示已到達“八十里大沙”,記者在公路北側發現了一個圓柱形金屬罐體,而后約10公里,記者又發現了另一個一模一樣的罐體,在第二個罐體附近的岔路上,更有數臺貼有“榮華”字樣的挖掘機正在工作。
記者走近詢問得知,該處正在為兩天后的打井做準備工作,“污染源在上游,你們之前看到的那個圓罐附近,那里也有施工隊,我們這里是在做打井取水采樣的前期準備工作。”一名工人說。
隨后,記者原路返回,在距離第一個圓柱罐體約1.5公里處下車,進入沙漠。
在騰格里沙漠步行大約2公里,翻過一座沙丘后,一股濃烈的惡臭迎面撲來,記者立馬被嗆得眼淚直流,跪地嘔吐了起來。
那惡臭就來自沙谷,有兩個籃球場大小的黑色臭水塘中,當地人種植的用于防風固沙的“梭梭”,也成為灰白色的枯枝,污水以上數米甚至數十米的沙丘表面,都變成黑灰色的硬泥。
在沙丘頂上,更完整、宏大的場面呈現在長江商報記者面前。原來,這個臭水塘只是巨大的排污地中小小的一部分,整個排污地大約有兩個足球場大小,臭水塘只占了其中六分之一左右的面積,另外的排污地上覆蓋著黑褐色的沙泥,沙泥上滿是寬大的車轍,幾天前這里熱火朝天的場面,仿佛歷歷在目。
很顯然,這里并沒有將所有的污水“運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完畢”,對底泥的處理也并沒有“等待專家論證”,而是直接采用了就地掩埋。
記者被限制人身自由
沿沙丘頂部向西而行,大約1公里左右,又發現了數處排污地,在離第一個圓柱形金屬罐體最近的排污地側方,出現了數臺挖掘機和大型掛車,一個施工隊正在進行挖井作業,一個20平方米左右的區域已被鋪上一層白色塑料布,罐車正在向內注水。
“我們是甘肅省地礦局水文地質勘探院的,這里正在進行挖井取水作業,目前還是前期工作,注水是為了避免主井塌方。”水勘院陳院長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此處取樣井將下挖80米深,對地下水水質進行采樣,然后再送專家組檢測。不過對于檢測結果,陳院長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出來”。
上午11時許,記者被榮華集團保安發現,兩名保安先后進入沙漠驅趕,公路上也有七八名保安守衛。在沙漠中,一名保安試圖搶奪相機,與記者發生爭執和拉扯,隨后,公路上的保安開一輛白色皮卡找到記者租用的越野車,無奈之下,記者只得隨保安上公路。
一名自稱是榮華集團秦姓紀委書記(后確認身份是武威市涼州區榮華新區派出所劉所長)與另一人隨后領記者去榮華集團保衛處,稱已報警,武威市委宣傳部也已派人過來。
上午12時許,在榮華集團保衛處,一名自稱武威市涼州區委宣傳部梁部長的中年男子表示要看我們的記者證。隨后,梁姓男子要求公安機關“公事公辦”,并吩咐“把東西刪干凈,把人送上高速,離開武威”。之后,宣傳部工作人員撤出,但記者仍被限制人身自由。
13時35分許,武威市涼州區公安局兩名干警到達。期間,記者打電話叫人來拿車,順帶將攝影包、污水采樣、正常沙石采樣、第一張相機儲存卡放到汽車后備箱帶走,秘密告訴對方回蘭州碰頭。
隨后,記者被帶至武威市涼州區榮華新區派出所,警員將記者所有隨身物品審核放入檔案袋中,簽字封袋,并開始長達6小時的口頭問詢。
期間更是軟硬兼施,直至傍晚19時許,記者估算第一張存儲卡、取樣和攝影包也已安全到達蘭州,便與對方妥協,刪除了手機中部分有污水畫面的照片和視頻(沒有污水的保留),但隨后在同行攝影記者那里,發現相機和手機都被人為動過了,照片被全部刪除。
隨后,當地派出所以送記者回市內為名,派兩名民警全程陪同記者回賓館,并在記者隔壁房間開房留宿,期間吃飯都與記者一同。
27日上午11時許,在民警陪同下,記者一行乘大巴離開武威回到蘭州。
“沙漠排污史”至少十幾年
騰格里沙漠位于內蒙古、甘肅、寧夏三地之內,南越長城,東抵賀蘭山,西至雅布賴山,面積約3萬平方千米,海拔1200-1400米左右,是中國第四大沙漠,黃河流經其東南部。
騰格里沙漠靠近湖盆和河流,水分條件較好,因常遇暴雨,地下水資源豐富,又被稱為“暴雨沙漠”。據介紹,騰格里沙漠年降水量之大在世界罕見,部分年頭降水量甚至超過北京,這里分布著諸多第三紀殘留湖,是牧民主要集居地,地表也有許多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近幾年,騰格里這座廣袤的沙漠正遭受著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周邊省市的企業紛紛在沙漠邊緣建立工業園,大量化工企業將污水排入沙漠,化工企業還瘋狂開采地下水,致附近村子經歷水源危機。
2014年9月,新京報一篇報道曝出:內蒙古阿拉善盟左旗騰格里額里斯鎮有企業違法向騰格里沙漠排污,甚至將排污池當作蒸發池,未經處理的廢水排入后,經過自然蒸發,然后將沉淀下來的黏稠沉淀物用鏟車鏟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
更早的事實是,早在2003年,榮華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榮華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因味精生產建設項目未執行環評與“三同時”制度、無污染治理設施、超標排放等問題被責令停產整頓。2008年4月,環保部督察發現,榮華實業公司污染治理二期工程未完工,排放廢水化學需氧量超過標準2.39倍,仍不能做到達標排放,榮華實業公司因而被掛牌督辦。
早在1990年,美利紙業的污水就“在黃河干流形成一條黑色污染帶”,將騰格里沙漠腹地變成“黑洲”。
處理污水成本約4元/噸
2011年8月,按照武威市整體規劃要求,榮華公司從涼州城區遷至城東11公里的發放鎮沙子溝,實施易地搬遷和技改擴建,規劃建設年產30萬噸玉米淀粉、12萬噸谷氨酸等項目。2014年5月,項目主要生產工程基本建成,但污染防治設施沒有同步配套建成。
相關專家認為,榮華工貿的污水是因為處理谷氨酸等產生的廢水,如果要進行加工處理到能夠排放級別,成本在4元/噸左右,而此次公司違法排放量為27.17萬噸,也就是說處理成本在108萬元左右。
著名植物學家和草原生態學家、內蒙古師范大學生態學教授劉書潤說,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復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沙漠排污為何屢禁不止?沙漠戈壁為何成為一些企業排污的“理想之地”?
環保部門和專家認為,一是相關部門查處不力甚至包庇縱容,二是沙漠戈壁地區地廣人稀、監管困難。
以甘肅為例,甘肅14個市州86個縣區中有7個市州21個縣區毗鄰沙漠,有戈壁地貌的縣區更多。
河西走廊的5個市毗鄰著庫姆塔格、巴丹吉林、騰格里等沙漠,企業往往通過暗管將污水排向沙漠深處,污水進入沙漠后,很快就會下滲,再加上風沙掩埋,從沙漠表面幾乎看不出來。
再加上人跡罕至、難以察覺等原因,向沙漠排污,基本不需要企業付出任何成本。于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榮華工貿”們每年可“節省”百萬余元費用。
水勘院施工隊在污染地周邊打井施工,打井取水后將進行水質污染檢測。
早已資不抵債榮華集團虧損2500萬
為逃108萬元污水處理費用,榮華被罰300萬元
榮華公司一名員工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所謂排放不達標的污水,其實本來是用于灌溉榮生沙漠公路兩側新疆楊的“營養水”,“總共27萬噸,其中18.7萬噸澆樹了,多出來的8.3萬噸就排放到沙漠里,風吹日曬,時間長了,‘營養水’就成了污水。”這一說法很快又被另一知情人“解釋”,“污水主要來自榮華的淀粉加工廠和水泥廠,有能用的,就澆樹了,不能用的,就排到沙漠里去了。”
為逃108萬元污水處理成本,榮華被罰300萬元
不過,上述說法尚自存疑。
據公開信息顯示,經事件調查組調查及環保、水利專家初步判斷,榮華工貿在環保設施沒有完全建成的情況下,未經批準擅自投入調試生產,私設暗管向沙漠排放生產廢水。2014年5月28日至2015年3月6日,平均日排放不達標中水971噸,累計排放27.17萬噸。其中18.79萬噸用于榮華公司投資建成的榮生沙漠公路兩側樹木綠化灌溉,8.37萬噸通過鋪設的暗管直接排入沙漠腹地。經無人機航拍和GPS定位,確定共有大小不等污水坑塘23處,污染面積266畝。
相關專家認為:“從榮華工貿的情況來看,是因為處理谷氨酸等產生的廢水,如果要進行加工處理到能夠排放級別的話,成本在4元/噸左右,而此次公司違法排放量在27.17萬噸,也就是說處理成本在108萬元左右,而此次,有關部門可能也是考慮到公司違法排放的原因,所以處以300萬元左右的罰款,已經比成本高出了200萬元。”
目前,由國家環保部組成的專家組已制定《榮華公司廢水偷排污染事件環境調查與損害評估方案》,將對受污染沙漠損害和地下水進一步進行評估、鑒定,提出被污染沙漠治理方案進行治理。
虧損2505.8萬元,凈利下降614.62%
從1990年張嚴德以132萬元注冊資本成立甘肅省武威市榮華經銷公司至今,榮華集團已形成以榮華工貿為核心的40余家關聯公司。
1992年,榮華經銷公司更名為甘肅省武威榮華工貿總公司,轉型為生產型企業后,開始涉足淀粉、包裝材料、飼料甚至開采黃金和養殖業等業務,并成立榮華實業(600311),于2001年11月登陸A股,股價最高時為23.55元每股(2011年),最低時2.56元每股(2008年)。
在張嚴德舵下,榮華公司資產擴張之快令人乍舌,但其主營的淀粉加工,在這些年間卻看不到任何暴利的趨向。淀粉生產就是將玉米芽、皮、淀粉簡單分離的一個物理過程,市場應用面雖廣,是食品、醫藥行業的基礎原料。但由于技術含量低,盈利水平可想而知。2000年以前,淀粉最高市場價格為1300元,而原料玉米的成本卻居高不下,加上淀粉廠工藝管道、設備能力不配套,始終無法滿負荷生產,導致其生產成本過高,榮華集團一直虧損經營。
在榮華上市公司榮華實業(600311)今年3月22日公布的2014年年報中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15億元,同比增長2.3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05.8萬元,同比下降614.62%。
而這樣的一個企業,曾是全國首批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甘肅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武威市最大的民營企業。
被立案調查者并非集團實際控制人
年報中,公司表示,去年主營業務收入受到均價下跌和銷量上升的雙重影響,均價下降導致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減少2103.78萬元,銷量上升又使其增加2601.92萬元,兩相抵消后略有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榮華實業在3月23日為消除影響發布公告,“公司大股東榮華工貿因在調試生產過程中向騰格里沙漠排放污水,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被立案調查,兩名直接責任人被拘留。榮華工貿被罰款300萬元,涉案生產項目被相關部門依法勒令停產。目前,留存的污水已經運到污水處理廠處理完畢,待專家評估論證后,對該處沙漠進行后續治理。”同時,公告還稱“榮華工貿是公司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其余涉案人員及涉案項目均與公司沒有關系。”
但是,按榮華實業的公開信息,實際上被立案調查的是榮華工貿的法人代表、榮華實業董事長劉永,而非榮華系實際控制人張嚴德。
同樣,榮華工貿的主營業務是“黃金礦石的開采、加工與銷售”,其稱“涉案項目均與公司沒有關系”貌似合理,但實際上,此次違法排污事件中牽扯到的相關“涉案項目”均出自榮華旗下關聯公司,淀粉廠、水泥廠、燃煤廠等,這些關聯項目又均是被張嚴德所實際控制。
榮華工貿如何空手套白狼
對于榮華公司的劣質資產,媒體早有報道。2007年3月,上海證券報報道稱,榮華公司背負巨大債務無力償還、拖欠員工工資押金、募集資金被掏空、劣質資產無法產生效應、虛假盈利的最大來源已遭變賣。
1998年,榮華業務難以為繼,根本無力償還上述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的高達4億元貸款,張嚴德一籌莫展。不過很快,他就從當時盛行的股份制改造中發現了機會,拋出了上市融資方案。該金融機構似乎又看到了榮華活過來的希望,于是繼續貸款3億多元助其上市。
而武威當時發生的一件事,最終直接促成榮華實業上市。
早在1994年至1996年,武威地區行署(現武威市政府)發行地方經濟建設債券,1996年、1997年債券陸續到期,本息合計1.8億元。但無力兌付。
按照張嚴德的說法,榮華以企業名義向銀行貸款1.8億元,替政府償付了債券。
記者在調查中,從有關銀行的文件中也看到了因此轉到榮華名下的貸款。
2001年,榮華實業上市。2003年,政府將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股權作價2.29億元,沖抵了所欠榮華的債務(時隔多年,代付款本息合計2.25億元),控股權轉至榮華工貿的名下。
這一次,當地政府做了樁“借雞下蛋”的無本買賣。借榮華集團名下的淀粉廠,包裝成國有企業上市,再通過股權轉讓,抹平因違反人民銀行規定發行經濟債券造成的財政“窟窿”。榮華工貿用銀行貸款幫政府買單,換來旗下劣質資產上市,融得6.6億元資金,并充當了大股東。
有人歡喜有人愁。2001年榮華實業上市,上述金融機構為“榮華系”公司已發放貸款本金8.65億元,列所屬全國金融系統貸款“十大戶”名單。而榮華實業上市后,并未償還該金融機構的貸款本金,直接導致2001年年末該機構的整個班子被撤換,原負責人張某被有關部門調查,武威市人民銀行兩位正、副行長也因此受牽連被撤換。
榮華早已資不抵債
在工商登記的意義上,榮華工貿其實就是榮華集團。根據榮華實業《股權分置改革說明書及以資抵債報告書》,截至2005年12月31日,榮華工貿資產總額為13.21億元,負債總額6.91億元,凈資產6.3億元。
榮華工貿主要包括兩類資產,一股權(含上市公司榮華實業),二資產。2007年,其名下榮華實業的股權已全部被司法輪候凍結;榮華味精作為榮華工貿控制的最重要的非上市公司也已徹底完結。
資產方面,根據榮華實業《股權分置改革說明書》中所說,“榮華工貿及榮華味精除上述抵債資產(即20萬噸玉米淀粉生產線,附帶6000萬元銀行債務;和18萬噸復合肥生產線)外,大部分已抵押給債權人。”
2006年,由于第一、第二大股東股權被多家法院輪候凍結無法送股,榮華實業推出了10轉7的股改方案,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資本公積金轉增方式完成了股改;又由于上市公司賬上空有1.71億元凈利潤,但資金奇缺,大股東沒法用股利現金清欠,自身資金也十分匱乏,因此用“以資抵債”方式,拿出20萬噸淀粉生產線、18萬噸復合肥生產線,作價1.23億元,抵償了2.8億元全部占用(榮華工貿及榮華味精的全部非經營性占用,以及部分經營性占用)的一部分。
完成了股改的榮華實業,有了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盼頭,張嚴德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大受益人。
畢竟8位非流通股股東,7位都受他的實際控制。以最近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的這些股權市值高達四五億元,這就是張嚴德不惜一切掩蓋企業真相的最大動力。
榮華工貿
累計排放
不達標中水
27.17萬噸
樹木綠化灌溉
18.79萬噸
8.37萬噸
通過暗管
排入沙漠腹地
污水坑塘23處
污染面積266畝
榮華工貿去年營業收入2.15億元
同比
增長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