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分縣城以及農村,由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城鎮化率,一味增加城鎮建設用地指標、大量土地變成非農用地進行房地產開發,但卻沒有支撐農民“上樓進城”的產業跟進,農村出現了大量“上樓致貧”的現象。
對此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如何解決農民‘上樓’之后生活來源方面面臨的問題?這個情況我最近一直在調研中,發現很值得研究,但還是一個難題,還沒有更好的辦法。”
“沒有產業的城鎮化就是一座空城”,全國政協委員、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今年兩會期間,多名與會代表、委員談及新型城鎮化,強調產業對于城鎮化的支撐是其普遍的共識。他們認為,要謹防新型城鎮化變成城鎮空心化。
謹防新型城鎮化變成城鎮空心化
羅康瑞指出,從上海、北京、廣州等幾個特大型城市發展的經驗教訓看,人口過度向特大型城市集中將帶來交通堵塞、資源消耗、排污困難等“大城市病”。
有專家指出,中國的城鎮化要因地制宜,針對不同城市、地區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就要適度地限制城市規模的發展,避免其過度擴張而帶來的“大城市病”。小城鎮、農村則要產業先行,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發展差異化的特色產業,以吸引農村人口的自然流入。
“目前一些地方在城鎮化的路徑選擇上,更偏重于城市空間擴張和土地開發,因為這樣推行起來相對更容易,見效更快,但副作用也比較大,很容易造成‘爛尾工程’。”中國人民大學土地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嚴金明曾向媒體表示,新城建設過熱,根子在于各地對中央的城鎮化政策理解有偏差。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推進城鎮化的發展,但城鎮化絕不是鋼筋混凝土的簡單堆砌,它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2013年調查了12個省區的156個地級市和161個縣級市。調查發現,90%以上的地級市正在規劃建設新城、新區。此外,12個省會城市一共規劃建設55個新城、新區,其中一個省會城市要新建13個城區。
這種“新城熱”讓一些城鎮出現了“空心化”的問題,催生了大量的“鬼城”“空城”的出現,低質重復建設現象嚴重,惡性的招商引資競爭導致“圈地”行為頻發。羅康瑞表示,要從以往的“土地城鎮化”為主導的傳統模式轉向更多注重“人口城鎮化”的新型城鎮化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韓真發建議,各級政府首先要采取得力措施,支持中小城市承接中心城市的產業轉移。將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與當前的產業結構調整統籌規劃、統籌考慮、統籌安排,將大中城市需要調整的技術或勞動密集型的先進制造業和加工制造業有序向中小城市轉移。
而對于遠離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來說,韓真發認為,應該堅持產城融合,培育產業支撐,提高中小城市建設的水平和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往,在抓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中,沒有強有力的產業支撐,沒有以產業集聚帶動人口集聚,導致收獲與付出相差甚遠。”韓真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支持中小城市發展現代農業,通過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和增加就業崗位,吸引當地農民就地就近轉移。
謹防農民“上樓致貧”
相比于大城市周邊的城鎮化發展,農村的城鎮化之路尤為艱難。如何解決農民“上樓”之后生活來源方面面臨的問題?厲以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情況我最近一直在調研中,發現很值得研究,但還是一個難題,還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們過去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對城市關注過多,現在是要通過城市的發展,吸收農業轉移人口,來搞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通過村鎮城鎮化來推進農民就地城鎮化。但現在全國大概有2.7億進城務工人員,只有37%的人留在本地就業。”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些大村、強村可以就地搞城鎮化,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村鎮村企加強互動,將產業與城市發展融合起來。走一條農民做主體,由市場主導的城鎮化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仙桃市委書記馮云喬結合仙桃的城鎮化之路提出:“把城鎮當資源來開發,當產業來經營,構建起‘以市帶鎮’的投融資模式,引進民間資本。放開建設領域,降低進入門檻,引導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助推城鎮化發展。盤活農村土地。積極探索農村土地順暢流轉、合理開發、集約利用的良性機制,加快農村土地資源市場化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關農村土地改革的進程正在加快。國土資源部部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一系列的改革正在推開,主要是征地制度的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改革、宅基地的改革,這些都和農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所以,最主要的還是要建立起國家、集體、個人之間利益分配的合理機制,能合理地提高農民的收益,維護他們的權益。”
3月初,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33個試點縣(市、區),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這預示著農村土地改革已進入深水區。
然而,新型城鎮化是一個復雜的體系,除了土地,還涉及戶籍、財政體制、社會服務以及各種城鄉要素的銜接等一系列關鍵問題。因此,今年兩會期間,多名與會代表、委員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建立一套完善統一的空間規劃管理制度。
致公黨中央在今年的一份提案中建議,在城鎮化建設中要加強頂層設計、出臺國家標準、加快信息化建設、強化國家規劃督察,推進“多規融合”,實現空間規劃管理“一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