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日前發布《2014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和《2014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其中,《2014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0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公報還顯示,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1975年—1993年)高111毫米,較2013年高16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二高位。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
記者了解到,海平面上升作為一種緩發性災害,其長期累積效應會造成海岸侵蝕、咸潮、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等災害加劇,沿岸防潮排澇基礎設施功能降低,高海平面期間發生的風暴潮致災程度增加。海平面上升加劇風暴潮災害,引起海洋動力作用增強、淹沒低灘,加劇了海岸侵蝕災害。同時,海平面上升加劇了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程度。在入海河流枯水期,異常高海平面導致嚴重咸潮入侵發生。
另外,據《2014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2014年,我國未發生海嘯災害,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災害為主,綠潮、海岸侵蝕、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咸潮入侵等災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6.14億元,死亡(含失蹤)24人。與近10年(2005—2014年)海洋災害平均狀況相比,2014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和死亡(含失蹤)人數均低于平均值。
赤潮災害方面,2014年,我國管轄海域共發現赤潮56次,累計面積729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