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京、津、滬、浙江、江蘇、內蒙古之后,2014年廣東和福建兩省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至此,全國已經有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表示,從經濟學概念上看,人均超過1萬美元標志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按照世界銀行不同階段的收入標準,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后,標志著一國或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開始進入“發達狀態”。(2月6日新華網)
恭喜這些地方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賀喜這些地方的經濟水平邁入發達水平。感謝有關部門公布這份“振奮人心”、“揚眉吐氣”的好數據。以前常說我們是發展中國家,但這些地方無疑可以說,“我們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不過,“中等發達水平”不僅體現在經濟總量與人均GDP的光鮮數據上,更體現在居民生活質量的大幅改善與福利保障水平的大幅提高上。在高房價,高物價,高開支,高壓力的“四高”情況下,不知這些地方的居民對生活質量是否都滿意?至于福利保障水平,這些地方的福利保障水平和全國其他不發達的地方也基本差不多,不知道這些地方的居民是否感受到全方位福利保障的“呵護”?
事實上,經濟總量高,人均GDP高并不一定代表市民生活水平就高,生活就很幸福。倘若養老要靠自己不斷的“存錢”,倘若培養一個孩子要花光大半積蓄,倘若生一場大病就要回到“赤貧”,即便工資高,誰又能瀟灑地,毫無顧忌地去消費?而一個不敢消費的家庭,又何談生活水平高?又何談很幸福?
還有,如果這個人均GDP是貧富差距拉大的綜合,如果某個土豪個人GDP突破50多萬美元,而其他99個家庭不足5000美元,這樣平均下來突破1萬美元又有何意義?這8個地方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后,是不是會有許多人覺得自己拖了后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比表面人均GDP提高的意義更大,更有利提升社會的普遍幸福與和諧。
“發達水平”是個內容涵義很廣的概念,不能光看漂亮的表面數據。其實,無論是地方經濟“富可敵國”,還是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早在幾年前就有報告顯示廣東省2008年的經濟總量已超過富得流油的沙特,在G20各國中可排到第16位。見2010年3月1日《廣州日報》),這都說明這些地方的政府已不缺錢。有錢了當然是好事,只是希望這些富裕的地方政府能夠多把錢投入到民生,讓市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畢竟,注重民生投入與提高福利保障水平才是市民生活幸福與“發達”的基石,而只有民眾實實在在的感覺到生活質量與福利保障水平的大幅提高,才能和“中等發達水平”這個概念相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