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如果出現空氣重污染天氣,將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當污染天氣遇到傳統民俗時,我們不燃放煙花,是否真的有利于空氣質量?(2月3日 《現代金報》)
當寧波市人大代表、寧波市環保局副局長瞿爾平面對市民提出的:寧波是不是也能借鑒去年11月份,APEC會議期間,北京市民幾乎每天都生活在湛藍天空下的“APEC藍”經驗。他稱寧波不能照搬北京模式。筆者認為,寧波即使不能照搬“APEC藍”經驗,但北京市在APEC會議期間治理霧霾的理念卻可以復制。
霧霾的危害不需再多說,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基本都能道出個一二三。如何徹底根治霧霾如同壓在各級政府領導心頭的一塊“巨石”。 在APEC會議期間,實現了“APEC藍”,有犧牲經濟的代價更為關鍵的是北京市面對霧霾毫不手軟,治霾工作不拖沓推諉,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治霾決心,而這恰恰是各地面對霧霾久治無果所缺少的東西。諸如之前爆出的炒菜油煙、熏制臘肉、燃放煙花等是霧霾“元兇”的可笑說法,不正是在治霾時拈輕怕重,不敢下深水的表現么?
要徹底根治霧霾,無論是寧波還是其它地方,首要應改變治霾觀念。改變以往怕這怕那的擔憂心態,要有霧霾不治理徹底就絕不鳴金收兵的決心。其次要掌握當地霧霾形成的主因,各地霧霾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無論是企業排污,建筑揚塵還是汽車尾氣等,每一個地方的環保部門都要進行深入調查取證,掌握當地霧霾形成原因,列出治理工作重點等。政府決策時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另外要掌握治霾方式方法,完全可以借鑒去年習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針對環境治理提出的,要堅持標本兼治和專項治理并重、常態治理和應急減排協調、本地治污和區域協調相互促進,多策并舉,多地聯動,全社會共同行動。只有這樣,治理霧霾這場持久戰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寧波市政府主要領導還應好好學學北京市市長王安順面對霧霾治理的態度:“北京擬投入7600億元治理霧霾,若2017年實現不了空氣治理就‘提頭來見’”。如此慷慨激昂的軍令狀,讓人不僅心頭一震,如果寧波市政府治理霧霾也有如此決心和魄力,試問霧霾還有存在的理由么?顯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