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主任鄒勁松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時表示,北京已將入住后保障房家庭的復查作為常態,去年復查的2250戶經適房家庭,發現1135戶有購房記錄,目前已取消243戶已購房家庭的保障房資格。(據1月27日《新京報》)
通過對2250戶經適房家庭的復查,居然從中發現1135戶家庭有購房記錄,這既暴露出保障房在具體分配過程中把關不嚴的問題,也倒逼政府相關部門需要拿出更加嚴謹、細致的作風,不折不扣地做好保障房的分配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確保國家的利好政策落到實處。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等各項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各級政府紛紛推出諸多利好惠民舉措,無論是“免費教育”、還是“免費公交”等,都讓老百姓享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當然,也有不少的利好政策,在具體推行過程中,由于監管不力、把關不嚴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利好政策變了味、走了樣。
比如說,國家大力推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解決弱勢群體的現實困境,然而,一些地區卻頻繁出現“人情保”、“關系保”、“死人保”等問題,本該享受低保政策的貧困百姓對利好政策望塵莫及,倒是那些經濟條件本來很優越的人群,通過種種手段擠占了利好政策。
國家大力實施的保障房項目,更是“問題重重”。這其中,不少地區的保障房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層層轉包等問題時有發生。直接導致一些保障房項目淪為了“豆腐渣”工程。此外,一些地區的保障房分配過程中,更是丑態頻出,比如,有的地區保障房項目淪為公職人員的“福利房”,有的內部人員想方設法占用多套保障房,保障房居然成為了他們牟取私利的“搖錢樹”等等。
如此尷尬問題的存在,勢必會讓老百姓感到寒心。如今,我們欣慰地看到,北京市將保障房家庭的復查作為一種新常態,這將會極大地減少或避免“騙取”保障房的問題,值得全國范圍的推廣。
當然,對于政府相關部門來說,也應當切實強化源頭的分配關,堅決防范部分人混水摸魚、濫竽充數,不擇手段褻瀆國家利好政策的荒唐鬧劇。讓保障房真正能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對于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起到應有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