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近日,城市化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獨立房地產評論人馬躍成撰文指出,2015年的房價結構將發生根本改變。
馬躍成表示,2014年底還一片衰聲的樓市,在元旦剛過幾天的時間里,卻像打了雞血一樣,突然振奮起來了。究其原因,是因為北京在這兩天拿出了兩塊地,不少知名地產商都赤膊上陣要搏殺一番。這么多重量級開發商涌向土地市場,被很多人解讀為,房價又要開始新的一輪上漲了。道理很簡單,如果房價不漲,開發商為什么大代價拿地?可以說這種思維還停留在賣方市場的思維上,他們認為開發商是樓市的決定者,開發商能確定房價高低,是漲是跌。而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樓市博弈已出現根本性逆轉,到去年10月份,全國70個主要城市房價已呈現全面下跌的局面。這不是開發商想要看到的,但事實就是如此。
據馬躍成分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9795萬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55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1046萬平方米。任志強也認為,如果底部運行在一個較長的周期,會有很多企業面臨現金壓力問題、資金周轉問題、銀行信貸問題、高利貸問題。如果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不改變的話,這個周期就會加長,不能試圖因為降息、“9•30”房貸新政以及其他一些政策而過度樂觀,要消化現有的庫存,可能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除了庫存以外,任志強對于開發商目前所擁有的資金情況顯得更加悲觀,“到目前為止,維持10%左右的投資增速已經是竭盡全力了”。令人疑惑的是,一貫唱多的任志強突然“變臉”開始“唱衰”,但北京兩塊土地拍賣后,他又稱,在2015年6萬的房價,或者說地價高過房價將成為新常態。
今年1月5日-7日三個交易日內,北京土地市場成交5宗土地,吸金179.3億元,溢價率一塊地是50%,另一塊是22%,不能說都處于高位。有人說,樓面價接近或者超過房價已經成為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京土地市場的新常態。這其實不是新常態,是前幾年的舊常態,2012年前,面粉貴過面包,地價高過房價的情況經常出現。而現在,有保障房壓著,也就是2萬左右的房價,即使地價高過周邊房價,也不能對保障房價格產生影響。對房價產生影響的,只有豪宅部分。
“當然,我們也不能對豪宅市場無動于衷,豪宅不能對保障房產生影響,但是,對普通商品房市場是有帶動作用的,如果,樓市除了保障房,就是豪宅市場,顯然也不是好的市場,我們希望的是保障房之外,還有大量的可供自住需求選擇的低價商品房,放開少量豪宅市場的條件,應當是不能影響中低收入者的利益。”馬躍成如是說道。他表示,影響2015年房價的除了庫存量壓力、開發商資金壓力,以及保障房政策之外,還有不動產登記以及房產稅,城鎮化、京津冀一體化、經濟發展模式調整、不唯GDP論等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