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1-16 12:57: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作者:洪樂風
12日,太原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去年的成績單讓人揪心。GDP預計增長3%左右,城鎮居民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收入增長10.5%。對此,市長耿彥波坦率地表示:“這是一份令人慚愧的成績單,省會城市不能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成績單!”這一表態,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網上引發熱烈的討論。
在經歷“塌方式腐敗”后的山西政界,面對成績單做出“令人慚愧”的表態,透出了干部們干事、興業的責任心。引申觸類地觀察,患上“增長憂慮癥”的,遠不止太原、不止山西。東北一些省份去年經濟增速同樣下滑嚴重,甚至觸及底線。不少市長頗感慚愧,更是憂心忡忡。
增速的底線,就是民生的底線。之前,有人嘲笑GDP,調侃其為“雞的屁”,其實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殊不知,名義GDP直接聯系企業利潤、居民收入,適當的增速,乃是老百姓錢袋子的根本支撐。離開一定的GDP增速,收入增長與民生改善,壓根無從談起。這是各國均將GDP作為最重要指標的原因。
或許有人說,現在不是不唯GDP排名論英雄了嗎?沒錯。但,這決不等于不要GDP了。正如中央領導同志所言,發展仍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五項2015年主要工作的前兩項,都是穩增長、尋找新的增長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需要牢牢咬定不放松的“青山”,這一判斷,各地務必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全面理解“新常態”,第一條就是中國經濟“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因此不能片面理解GDP增速,一方面,轉方式、調結構,包括山西的告別煤炭經濟,都與穩增長不矛盾,不能對立起來,另一方面,一定的增速還構成改革、調整的基本前提。一個可觀察的事實是,越是發達的地區,越有稅收支撐,越便于治理污染、改善環境。否則,很可能陷入越窮越污染、越污染越沒錢治理的怪圈。
正因此,中央今年的貨幣政策強調“松緊適度”,就是為了穩增長、促改革創造寬松的環境。不少機構判斷,還會有一些降息、降準的機會。用好貨幣政策釋放的流動性,特別是發改委新增的“七萬億”基礎設施項目,各地責無旁貸。關鍵的是,切不可為官不為,把反腐敗、反四風當做“清閑官”的借口,不可把轉方式、調結構當做撒手不管經濟增速的說辭。否則,將付出貽誤戰機的歷史性代價。
更何況,擬定增長目標的政府工作報告,經過各級人大的討論、批準,具有法定效力,決不可討價還價。嚴肅兌現對人民群眾的增長承諾,乃是法治中國的題中之義。按中央的要求,穩中求進、穩中更有進,應當成為各地共同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