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1-04 12:46:04
來源:中國江西網-大江時評 作者:謝曉剛
36名塵肺病礦工被認定為工傷,但僅僅兩個月后,在樂平市政府參與調解下,大多數礦工簽署了一紙《工傷賠付協議書》,這份協議中明確表示,僅一次性賠付仲裁賠償款的30%,并注明“乙方在獲得甲方賠付后,自愿放棄再向甲方申請賠付的權利”。(1月3日《新華網》)
江西樂平這36名塵肺病礦工,在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獲賠償后,居然在樂平市政府參與調解下簽了一份帶有欺騙性的《工傷賠付協議書》,賠償金縮水70%。
當這些大字不識的礦工們漸漸從礦方和政府人員口中知道了協議里的“陷阱”后,于2013年4月份開始,以存在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工傷賠付協議書》,法院卻一直拒絕受理,也不公開告知理由。
大部分健康人是無法體會被塵肺蒙胸之后的艱難呼吸,是種怎樣的痛苦感受。在透過記者采訪這些塵肺病患者遭遇的種種,卻不難感受到他們的生存困境,打工時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企業也從未給他們做過身體檢查,或是繳納任何工傷保險。病發后,無論是未盡勞動保障責任的礦主,還是疏于監管的有關行政部門,都無人為此承擔責任,讓人心酸。
黑心老板追求超額利潤,地方追求GDP政績,而患病礦工的維權之路往往充滿坎坷:用工單位不肯承擔責任,鑒定機構有意無意地包庇用工單位,法律和政策自我拌蒜,維權者在冷漠的面孔中被推來推去,在繩捆索綁的環境中奔突無路。江西樂平這36名患塵肺病礦工的經歷再度證明了這一切。
病患塵肺非一日之傷,而這個過程中有多少老板的黑心和政府監管缺乏、權力放縱、失守,才導致了這些礦工原本是脫離貧困的夢想,最后演變成了與死亡并肩的悲涼。
雖然當地政府后期采取了一系的如低保、減免就醫費用等措施,但與前期參與“騙”礦工簽不合理協議到拒絕受理患病礦工們的申訴,民眾看到的是一個在扮演事后慈善機構的角色,純屬欲蓋彌彰的行為。
發展為人,發展靠人,法律應該給予勞動者最基本的保障,一味地追求GDP,而忽視了人的健康成本投入,這樣的發展雖然看起來很美,其實不要也罷。唯有將改善廣大勞動者的勞動條件、勞動收入、勞動保障等作為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頭等大事,GDP才會變得有血有肉有份量,才能為更多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勞動者,多撐起一片清新呼吸的空間,這也是一個社會繼續前行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