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1-04 12:37:27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汪昌蓮
據爆料,3日2點50左右 ,云南大理巍山縣拱辰樓被大火燒毀,目前起火原因尚未查明。 據悉,巍山古城拱辰樓原為蒙化衛城的北門城樓,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拱辰樓建在長47.1米,寬26.6米,高8.1米的磚砌城墻上,樓下為城門洞。(1月3日《新京報》)
2014年1月11日,香格里拉古城被燒毀三分之一,令人痛惜;僅隔14天,擁有300年歷史的一座侗寨,轉瞬間毀于一旦,煙火過后的慘景,還歷歷在目;如今,巍山古城拱辰樓,又在烈火中化為灰燼。古城木寨頻頻遭受火災,給當地和居民造成的經濟損失,固然令人心痛;但文化古建的消失,更為可怕。特別是,古城木寨消防設施的脆弱,甚至是“零消防”,值得有關部門警醒與反思:還有多少文化古建會毀于一炬?
文化古建消防薄弱或“零消防”,這是一個致命的“硬傷”。表明了一些地方政府對文化古建重開發、輕管理,毫無消防概念,一旦發生火災,只能期待“遠水救近火”,或望火興嘆。特別是,消防部門對文化古建的執法監管力度不夠,可以說形同虛設,放任文化古建在“毫無設防”的情況下生存和發展,留下了重大火災安全隱患。
殊不知:“美好的東西都易碎”。古木“撐家”的文化古建,最易“惹火燒身”。古往今來,多少風光美景、文化古建毀于一炬?究其原因,游客在游玩時道德與安全意識放松,由此產生的負面效應,是導致古建火災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文化古建管理者對消防安全工作缺乏重視,加之管理體制混亂,經營權和所有權權屬不清,帶來對消防工作和安全問題的忽視,直接導致在消防工作中管理、組織和宣傳不力,埋下火災隱患。因此,如何保護風景,維護古建和居民、游客的安全,亟需有關部門和每一位公民去思考。
種善因,得善果。種下消防安全的種子,結出的必定是無火災事故的善果。無論自然風景還是人文古建筑,消防安全要始終堅持預防第一,否則失去了,我們無法向歷史和先賢交代。因此,無論是古城還是木寨,首先應發展和壯大消防隊伍,改良消防車等消防裝備,做好消防栓等設施的建設和日常維護。同時,古城木寨應建立起更多的民間消防隊伍,合理布局,實行就近救援,以此化解因道路不暢造成消防車無法及時趕到火場的困境,提高救火效率。更重要的是,消防安全是關系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大事,人人有責。應樹立全民防火意識,確保不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引發火災,共同維護我們美麗的人文風景和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