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11 16:59:31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司馬童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安排,全國鐵路已開始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并增加多趟車次,部分動車組升級為高鐵。列車升級后,票價也隨之升高,以北京南至青島的D331次為例,升級后將改為G193次。前者運行時間為5小時21分鐘,二等座票價為249元,升級后時間縮短了23分鐘,同樣的二等座票價卻變為314元。(12月10日《新京報》)
“加量不加價”或許真的只能屬于廣告語,此次全國列車“調圖”后,最顯恰如其分的概括表述,應該就是“提速又提價”了。10列動車組升級為高鐵,46列特快車變為“直達特快”,2列普速列車升格為快速旅客列車,涉及這些車次的乘客,將比往年多掏不少車票錢。而這當中,像“時間只縮23分鐘,價格卻漲65元”這樣“性價比不高”的現象,顯然已令很多消費者感到郁悶。
鐵路服務今非昔比,這當然是實情。不過,若問老百姓對服務質量和服務價格是怎么看的,恐怕只能這樣來回答:車種選擇的確越來越多,可想舒心坐車貌似也越發不易;快速的往往坐不起,坐得起的又常常沒有車!隨著列車升級帶來的又一輪“提速漲價”后,原本就有的“坐不起”與“坐不上”的現實矛盾,可能還會更加凸顯出來。
向來有一種說法,稱看不懂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吐槽“提速漲價”。換成大白話來說,就是你不愿意多花錢,可以選擇去坐車速慢的列車啊;又稱動車一般平常鐵軌就能開,而鐵路運營方這些年造了那么多的高架鐵路,巨大的成本投入豈能不要求回報云云。這類觀點看似立場公允、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卻有偷梁換柱、強調片面之嫌。且不說“升級漲價”勢必加重“坐得起的沒有車”,繼續壓縮廣大旅客乘坐“便宜車”的空間;再者,一味大唱高調地宣稱“愛坐不坐”,其思維邏輯也值得商榷——莫非聽到公眾埋怨油價高、過路費高和票價高,你就可以請其選擇“走路回家”了?
鐵路服務不能動輒“升級漲價”。改制的目的并非“漲價”,升級的追求莫盯“高價”。科學技術在鐵路建設中的不斷植入和運用,其本意是為著成本更為減少,效率更顯提高。如果把“升級漲價”當成了一種服務常態和思維慣性,哪怕列車運行稍有提速,習以為常地就想著去搞成“漲價包裝”,這就明顯有悖于“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發展宗旨,倒是更像“壟斷”之下的舍我其誰和為所欲為了。
看起來,鐵路服務“升級漲價”的“行駛路徑”并不隱諱,而有網友也頗顯無奈地認為,“如果吐槽就能讓票價降下來,我就高興了。問題是,我們在這些事上到底擁有多少的話語權呢?”沒錯,有些時候,民意的“分量感”確顯孱弱;但越是如此,也越需要直言不諱地點破癥結、發出聲響。不然的話,類似“時間只縮23分鐘,價格卻漲65元”的“升級喜訊”,就會愈加自以為是、自鳴得意,然后總想著將“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利己算計進行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