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8 17:04:15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項向榮
10月份以來,京津冀地區、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發生大面積灰霾污染,并漸漸逼近南方。中國環境檢測總站的環境專家表示,秸稈焚燒是造成本輪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于是,田間辛勤耕耘的農民再次成了城市里手不離方向盤的白領抱怨的對象。
燒秸稈的確會導致霧霾,只是燒秸稈一事,在目前的情況下,板子實不應打到農民身上。板子應當打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一刀切的做法上,只有硬堵的手段,沒有設身處地為農解決秸桿出路的疏導思維。所以禁燒秸桿的口號提了很多年,農民燒秸桿的現象仍然屢禁不絕。
據很多報道說,農民們并不是不知道燒秸稈會污染空氣,只不過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養牛養馬的家庭越來越少,無需儲備秸稈當做飼料;另外電器設備的普及,也讓秸稈再無用武之地,秸稈自然就成了廢品。即便他們想搬回去當飼料、柴火,高昂的運輸費也讓他們難以承擔。
而且如今秸稈回收利用的企業雖然很多,秸稈利用技術也非常成熟,可以將秸稈制成無污染的生物質燃料,也可以將秸稈進行氣燥處理然后固液分離,制成液體有機肥和固體有機肥。但是,秸稈回收利用實際操作中往往遇到很多難題,主要難題在于收儲運環節。
由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農村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對田地的秸稈進行回收,企業也不可能派人挨家挨戶地幫助農民進行回收。另外秸稈重量輕、占地大,運輸的成本非常高。因此農民即使面臨燒秸稈可能被拘留的危險,總也有人鋌而走險;政府高喊著重拳治理,但事實證明重拳硬堵亦非良策。相反,如果政府通過優惠政策、補貼等方式來引導和鼓勵回收利用,農民肯定不會把值錢的秸稈焚燒掉。所以政府實際上只要劃出不多的錢,就可收到很好的社會效果。
由于致霾的原因呈多樣化,霧霾已成近年來秋冬之交的常態,治霾必須有長期的打算。但一些地方政府卻希冀治霾能夠立竿見影,因此出了不少違反市場規律、中國國情的招數。比如,因為天然氣不會污染空氣,很多地方政府就規劃在幾年內完全取消燃煤,完全采用天然氣。但實際上舉全世界天然氣所產,也無法供14億中國人所用,中國能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需依靠煤炭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實際上,中國的大型燃煤火電企業,排污水平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應該鼓勵發展。而小型燃煤企業技術水平低,排放標準執行不到位,對霧霾的產生負有非常大的責任。疏導這些小型燃煤企業,改進技術提高排放標準,讓煤炭在燃燒過程更干凈和低排放,才是當務之急,更符合中國氣少煤多的實際國情。德國只有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其煤炭的消耗量在2億噸以上,而且近幾年還呈上升趨勢,但該國卻一直被貼著“綠色環保”國家標簽,其根本原因在于將煤炭清潔化利用做到了極致。
所以中國的治霾,還需要改變簡單化思維,燒秸桿致霾現象屢禁不止的現實告訴我們,硬堵不如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