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民曾少峰資產過千萬,卻扎扎實實地鉆進武昌發展社區、雙墩社區、營北社區、電力新村社區,開起“道能幸福食堂”。500多名老人在這里享用每天10元錢的早、中、晚餐,而就餐的老人們跟他熟了,都親切地叫他“干兒子”、“大頭”。(10月3日《武漢晚報》)
由武漢市民曾少峰辦起來的“老人食堂”,每日3餐,僅向老人收費10元。顯然,這又是由民間人士發起的一次尊老敬老式的慈善行動。在中國,尊老敬老雖然是一種世代相傳的民間公益行為,但在當今社會,卻已經比較鮮見。可見,這家“老人食堂”,之所以會令眾多網友感動,是因為傳承和引領著一種久違的民間慈善精神。
對于這種難得的“老人食堂”,我們非但不應該去恣意揮霍,反而應該給予精心呵護和愛心接力。特別是,雖然我們不能期待這種“老人食堂”,能夠惠及所有的社會老年人群體;也不能奢望這種民間慈善行動,能夠持續多久。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這種民間慈善行動,能夠給地方政府及公職人員一個善意的提醒,甚至能夠倒逼地方政府,在公共養老服務上更有作為。
因此,我們希望政府公職人員都來關注“老人食堂”,感受一下民間慈善的力量和溫情,體驗一下老年人群體的困難和艱辛,使自己養尊處優慣了的身心得到一次洗禮。也許,親身體驗了一下“老人食堂”,會讓他們變得更清醒、更理智,并對過去毫無節制的“三公消費”進行深刻反思,從而打消了用公款享受更多職務消費的念頭,并管好自己這張公款大吃大喝的嘴,把原本用于公款吃喝的資金節省下來,去為公共養老事業增添更多的“老人食堂”。
可見,由愛心人士建起的“老人食堂”僅是公共養老的一種補充。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化解公眾隱憂和焦慮,已成為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知道,尊老敬老式的公共服務,就是保障老年人群體的基本生存權。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救助措施,專門救助那些失勞或失能的老年人群體。同時,應總結民間慈善的成功經驗,公共養老必須走社會化的道路,多元化籌集資金,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并為公眾的慈善行為提供一個正常的通道,使更多的“老人食堂”,能夠溫暖真正需要救助的老年人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