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在近年來已經做了不少努力,但2014年國內的減排、能耗的目標完成仍面臨著挑戰。
上周,中國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中長期規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下稱《規劃》)出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盡管困難重重,中國“十二五”節能減排的目標將順利實現。
但如何平衡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包括解振華在內的業內人士都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并不矛盾。
但對企業來說,則可能意味著對環境目標的過度強調會在短期內影響利潤。
行政手段強控
在解讀《規劃》時,解振華說,截至2013年中國已經實現碳強度下降了28.56%,相當于減少了25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2013年已經達到了9.8%,森林蓄積量已經提前完成13億立方米的任務,達到了20億立方米。
中國的努力成效是明顯的。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990年~2010年,中國通過節能提高能效,累計節能量占全球58%,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只有9.8%,從2005年到2013年,水電裝機容量翻了一番,風電提高了60倍,光伏發電裝機提高了280倍,整個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占了全球的24%,在2013年增量當中占了37%。
解振華坦言,要實現中國已經確定的碳強度,即在2005年的基礎上,到2020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要達到15%,確實有相當大的困難。
解振華所說的碳強度即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中國今年的減排、能耗的目標完成得并不理想。根據解振華介紹,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是7.4%,原來按照計劃要求,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應該是4%,但是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5%。單位GDP能耗,原來計劃3.9%,上半年已經達到4.2%。
不過,伴隨減排而生的還有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機遇。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向本報表示,國家的節能減排計劃有利于中國環保產業發展。他說,環保設備、環保行業相關產業、低污染產業,以及高端服務業、高端金融等都可能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點。
按照官方的說法,中國的節能環保產業預計到2015年“十二五”結束的時候,年產值能夠達到4.5萬億,吸納的就業人口可能有3200萬至3300萬人。
但從短期來說,一些煤炭產量、產業比重大的省份,如煤炭依賴度較高的山西、內蒙古等地可能要受到影響,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錚此前表示。
云南省某市一位政府官員則對本報說,“如果政府過度要求企業使用更先進的設備來減少碳排放,這就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
宏觀經濟下行使得一些地區可能放松對節能減排的要求。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8月份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全國部分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增速逐步加快,可能對全年節能減排目標實現帶來不利影響。
目前,國家已通過行政手段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6萬億“蛋糕”待分
為實現對世界的承諾和應對國內糟糕的霧霾天氣,中國已經做了這樣的試探:在一些城市進行碳排放交易試點。
碳排放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按照這樣的市場機制,那些碳排放大戶在自身排放超標的情況下,可以購買其他企業通過節能減排節省的指標。
在碳排放交易逐步啟動以后,發電、鋼鐵、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無疑會面臨較大的節能減排壓力。中國能源消費目前的結構仍以火電為主,火電廠消耗的原煤占全國煤炭消費量的一半以上,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國碳排放量的四成左右。
通常來說,每燃燒1噸煤炭會產生4.12噸的二氧化碳氣體,比石油和天然氣每噸多30%和70%。這意味著,排放超標的火電企業也需要購買配額,成本支出也會隨之增加。
但這同時也是一個難得的商機。“未來中國的工業發展之路一定是精細化和低排放的。在轉型中,就會產生更多的環保產業,這些環保產業也將像目前的傳統工業一樣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上述國內某大型礦業央企的高層對本報說,盡管碳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業負擔,對企業來講也是一個難得的商機。
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中的一家發電集團內部人士對此亦有同感。他向本報表示,該集團已經開展了一些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一旦進展順利,集團可以通過碳排放交易的方式,把節能減排省下的指標賣給其他有需要的公司,從中受益。
解振華此前在深圳市碳排放交易試點正式運行啟動儀式上稱,根據官方確定的2020年碳強度大幅降低等節能減排目標,2015年前,在低碳、節能等領域,中國將有6萬億元的巨大市場。
不過,碳排放交易在中國終究還是一個新生事物,相關的政策還需完善。“還在摸索當中。”海南某大型工業集團的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表示,國內碳交易市場還處于試點階段,要建立一個真正的碳交易市場并形成全國規模還需要一段路要走,溫室氣體排放基礎數據、排放配額分配辦法以及價格機制形成等環節存在不少問題。
他向本報分析,未來碳交易市場將會有多大的交易規模,這將取決于制度設計是否合理、體系運轉是否順暢、配額稀缺程度、碳交易價格、中介機構參與交易活躍程度等眾多復雜因素。
但他堅信,再過幾年,碳排放交易市場將在中國的大地上從“星星之火”變成“燎原之勢”。